飲食療法應根據不同類型加以處理。一般說母乳喂養的小兒較少發生便秘。如果發生,除喂人乳外,宜加用潤腸的輔助食品,如加糖的蔬菜湯、新鮮的橙汁、加糖的番茄汁或紅棗湯。4個月以上的小兒添加蔬菜泥或水果泥。母乳不足時,每日加用1~2次8%的糖牛奶。1歲以上小兒可加蜂蜜水或紫菜湯。人工喂養的小兒容易發生便秘,如果有便秘可喂橙汁、西瓜汁、番茄汁等。稍大的小兒應給予粗纖維食品,如玉米粥、小米粥、燕麥片糊、馬鈴薯、胡蘿卜、白蘿卜、黃瓜、山芋等,然後再逐步加用氣味較強的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菜、韭菜等。也可將菜豆、大白菜、雞毛菜等和米一起煮成菜飯。把水果做成果泥、布丁、果凍等。減少肉類的攝入,以豆類和五谷雜糧替代。
習慣療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一般對3個月以上的小兒便可開始訓練。清晨喂奶後由家長兩手扶持,或用坐盆或用排便小椅,連續按時進行,1個月左右便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排便習慣養成後不能隨意改變時間。
運動療法家長用手掌輕輕按摩小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順時針按摩,共按10次,休息5分鐘,再按10次,反復進行3~4回。小嬰兒可取仰臥位,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再屈一下,共10次,然後每下肢單腳輪流屈伸10次。
西醫療法對便秘小兒可服用液狀石蠟或鎂乳,每晚一次。近年用便塞停口服,是通過刺激腸黏膜感覺神經末梢引起腸蠕動增加而導致排便。對小嬰兒可用無刺激性的嬰兒肥皂頭插入肛門通便。大些的孩子可用開塞露通便,但不能經常用,以免養成一定要開塞露灌腸才能排便的不良習慣。對用廣譜抗生素引起的菌群紊亂性便秘可用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等微生態制劑,如培菲康,以恢復腸道的正常菌群。
中醫療法大些的孩子可服用清寧丸或麻仁丸,較小的兒童用保赤丸,中醫辨證論治的療效更好。對小兒大便干結,手足心熱,舌質紅的陰虛便秘,可用生地、麥冬、玄參、當歸、火麻仁,煎湯服用。如小兒大便干結,易乏力,面色蒼白,舌質淡,屬中醫氣虛便秘,可用炙黃芪、太子參、生白術、瓜簍仁、萊菔子,煎湯服用。以上中藥服用前加些蜂蜜療效更好。
![]() |
寶寶怎麼樣才算便秘了
一、嬰兒怎麼樣才算是便秘了? 1、正常嬰兒糞便是怎樣的?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母乳喂養兒、人工喂養兒以及 |
![]() |
教你九招可以讓寶寶入個好幼兒園
今天的家長們,對孩子早期教育很在意,上一個好的幼兒園是家長們一直期盼的心事,畢竟,好的幼兒園可以讓孩子早期發展獲得一個很好的根基。 但是,出名的幼兒園,報讀人數可能數以千計,但取錄的可能只有百余人,因此子女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