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少量多餐
寶寶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很容易阻塞到腸胃處,出現便秘症狀。所以,寶寶吃飯應該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您可以給他准備一個小碗,每次盛飯的份量約為大人的1/3或1/4就好,這樣寶寶不會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也比較有成就感。
第2招:巧補纖維素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刺激腸蠕動,促使排大便。此外,木耳、菇類、燕麥片、海苔、海帶、果干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礦物質。
第3招:湯湯水水疏通腸道
綠豆薏仁湯:
綠豆、薏仁富含纖維質,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狀,還有清熱退火的功效。
紅棗湯:
紅棗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中醫認為紅棗也有通心腹邪氣的功效,所以,寶寶便秘時,媽媽不妨試著用紅棗熬湯給寶寶喝。
第4招:適當運動
適當加強腹肌的活動,有助於改善便秘的症狀,如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轉腰的動作,都可以扭轉腰部肌肉,加速腸蠕動。
第5招:親子按摩
睡前幫寶寶做做按摩,也可以促進腸蠕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仰著躺在床上,媽媽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寶寶的腹部,按照右上腹———左上腹———右上腹方向邊揉邊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過重,每次持續10分鐘,每天做2~3次。
第6招:按穴位
你也可以試試按下面的穴位,一般在飯後1小時輕按數次,對促進腸蠕動也會有所幫助。
足三裡穴:讓寶寶坐好,在他膝蓋外下方凹陷的部位下3寸(約三四橫指)的位置就是足三裡穴,連續按壓該穴位1~2分鐘。
支溝穴: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桡兩骨之間。
第7招:良好排便習慣
3~7歲的寶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在發育,排便反射機能還不成熟,還不知道有便意就應該去洗手間,所以,您要經常提醒寶寶,幫助他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好習慣。您可以選擇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寶寶固定的排便時間,讓寶寶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坐上10分鐘,如果還沒有便意,就讓他起來,這樣寶寶就會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如廁前先給寶寶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也有助於大便的通暢。
第8招:注意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也是造成寶寶便秘的原因之一。牙齒不好,寶寶就會變得挑食、食欲不振,這也會影響他排便的能力。所以,平時除了教育寶寶注意餐後正確刷牙外,也應定期(每3個月)帶他到牙醫診所做檢查。
![]() |
秋季腹瀉,別喝牛奶
近期消化門診患腹瀉的兒童明顯增多。專家提醒,兒童患腹瀉後不要再喝牛奶,可喝點加鹽的米湯。 專家介紹,秋季是小兒容易發生腹瀉的季節。主要症狀表現為持續高燒、咳嗽、嘔吐,不少兒童伴有腹瀉。因為腹瀉、嘔吐及發燒等可 |
![]() |
如何“拯救”叛逆期孩子
前幾日,一位同事說起他的苦惱。今年13歲的兒子突然性情變了,有些不可理喻。只要一提學習,就把耳朵捂住,甚至關上門不出來了。我另一個朋友也傷心地說,她14歲的女兒現在不願意與她一起逛街,覺得跟母親一起買東西特別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