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便秘少
對低月齡的新生寶寶來說,其消化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排便還是一種反射現象,和大人們的排便原因不同,常常要大便積多,直腸壁的神經感受到膨脹壓力才能反射性地解出。所以,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如果性狀正常就不用擔心。而一兩歲的寶寶,則可能因為缺水、輔食添加不科學、營養素過度、沒有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等原因導致便秘。
解決便秘,首先要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不僅水分的比例適當,而且還含有低聚糖,能促進胃腸道有益菌的生長,同時抑制有害菌,可以降低寶寶便秘的幾率。
從寶寶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最好是進食後,這時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能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此外,還可以按摩寶寶腹部或肛門處,幫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飲食調節比藥強
新生寶寶發生便秘時,要先排除是否是先天性的“巨結腸”等疾病因素,4-6個月以上的可以添加一些奶糕、米粉等輔食,或菜泥、果泥,促進腸道蠕動。
大一點的如一兩歲的寶寶飲食上要注意不要過於高蛋白、高肉類,要合理搭配,並幫寶寶養成定時去廁所的習慣。
開塞露、肥皂條偶爾使用一下沒有大礙,但不主張常用,以免產生依賴性,也不可濫用導瀉藥。經常服用導瀉藥,會使腸道功能失調,加重便秘。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長期嚴重便秘,則最好去醫院就醫,不要隨意自行選擇各種辦法,以免方法不慎反而加重寶寶的腸道紊亂。
![]() |
寶寶吃太多會腹瀉?
吳女士:我的寶寶腹瀉了,怎麼辦?讓我擔心死了,幸虧醫生說是寶寶吃的太多了,吃藥就行了兒科專家建議家長,3歲以下的寶寶腸胃比較脆弱,飲食過度或過雜會引起過食性腹瀉。 寶寶喂養要適量 周女士的女兒1歲了,很喜歡 |
![]() |
寶寶自身免疫力可靠嗎
美國梅奧診所的兒科專家刊文重申,免疫接種是兒童健康的“第一道盾牌”。文中,兒科專家解答了寶寶接種疫苗時最常見的5個困惑。《生命時報》記者結合中國國情,同時采訪了國內專家。 困惑一: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