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便秘 >> 關於便秘 >> 小兒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兒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兒便秘是孩子常見的病症之一,便秘常由於排便規律改變所導致的,指大便干燥,排便時間間隔長,或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這時孩子就會非常著急,隨之父母就會很擔心焦急,那引起小兒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病因吧:

  (一)發病原因

  單純性便秘多因結腸吸收水分增多引起,常見病因有:

  1.飲食不足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後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干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當大便性質和食物成分關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道菌群對腸內容物發酵作用減少,大便易呈鹼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強、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糞便量多,且易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面粉類食品較谷類食品,易於便秘;小兒偏食,許多小兒喜食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發生便秘。

  3.腸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規律和不按時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上課時間不能隨時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常用瀉劑或灌腸,缺少體力活動,或患慢性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都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常使大便秘結。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如抗膽鹼能藥物、抗酸藥、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

  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小兒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

  5.精神因素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二)發病機制

  1.有意識的抑制排便可使排便刺激消失。糞便因此變干,排便痛苦,這種情況又可進一步抑制排便。隨意抑制排便的原因可有:小兒過於貪玩,無時間排便;害怕上課遲到,不敢花時間排便;或上課時不敢請老師允許去廁所;或不知道廁所的位置和方向。住院患兒有排便意圖可能不為醫護人員知道;4歲以上的小兒可能希望單獨入廁;長途旅行時排便規律常被打亂;遠離熟悉的家,對陌生的環境感到焦慮不安,不能習慣那裡的廁所,凡此種種。訓練小兒排便習慣期間,使他學會根據主觀願望排出大便或憋回去,從此小兒即根據自己的意志行事。懲罰、不愉快和強制性排便訓練,可使小兒反應性憋住大便和拒絕合作。

  2.濫用栓劑、瀉藥和灌腸。

  3.脊髓病變脊髓在排便中樞以上部位遭受阻斷時,即失去隨意控制大便的能力,排便成為反射動作。如排便中樞遭受破壞,直腸感覺全部喪失,形成大便失禁。正常直腸的節制是通過肛門內括約肌(反射性控制)和肛門外括約肌(反射性和隨意性控制)的動作共同承擔的。只有在支配外括約肌的體神經受損才發生直腸失禁。這種情況下,充盈的直腸只靠內括約肌的反射性舒張來排空。外括約肌失去隨意動作和反射動作導致直腸失禁,可見於脊髓橫斷傷、腦脊膜膨出、脊髓發育不良、脊髓縱裂和脊髓腫瘤等。

  上面文章講的就是出現小兒便秘的原因,希望這些對家長有一定的幫助,孩子生病家長擔心,每一位家長都怒元讓自己的孩子生病,所以父母們要好好學習這些知識,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病症及時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從零歲開始培養寶寶愛學習的習慣

寶寶的學習習慣一定要等到上學後才培養嗎?並不是這樣哦,父母們可以從寶寶出生開始就通過點滴培養、訓練,養成孩子愛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這對孩子一生都有積極影響。  0~2歲寶寶學習能力3步走  第一階段:0~4個月

嬰兒為何會“拉”不出來

我的小寶寶已有6個月大,主要喝配方奶,另外還添加了少量輔食,如大半個雞蛋黃、少量水果泥等,寶寶大便干硬,有時就像羊糞一樣,一粒一粒的,每隔2--3天才有一次,請問我怎麼辦?  嬰兒便秘,一般是指嬰兒大便次數較平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