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肛門直腸疾病體格檢查

肛門直腸疾病體格檢查

  以下介紹視診、直腸指檢及器械檢查

  1.肛門視診 患者取側臥位,醫生用雙手將患者臀部分開,首先從外面檢查肛門周圍有無內痔、息肉脫出、直腸脫出、外痔及瘘管外口等。然後囑患者像大便一樣屏氣,醫生用手牽引肛緣,待肛門自然張開,或用吸肛器吸出。觀察內痔位置、數目、大小、色澤、有無出血點,同時也可以看到有無肛裂等情況。

  2.直腸指檢 患者取側臥位,並作深呼吸放松肛門,醫生以戴有手套或指套的右手食指,塗上潤滑劑,輕輕插入肛門,進行觸診檢查。可以發現肛管和直腸下端有無異常改變,如皮膚變硬、波動感、硬結、狹窄、括約肌緊張度,若觸及波動感,多見於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觸到柔軟、光滑、活動、帶蒂的彈性包塊,多為直腸息肉;若摸到凹凸不平結節,質硬底寬,與下層組織粘連,推之不動,同時指套上有褐色血液粘附者,應考慮為直腸癌;若手指插入引起肛門劇烈疼痛,可能為肛裂,不應再勉強插入。指診後指套帶有粘液、膿液或血液者,必要時應送實驗室作細胞學檢查。直腸指檢在肛腸檢查中十分重要,常可早期發現直腸下部、肛管以及肛門周圍的病變。

  3.窺肛器檢查

  患者取側臥位或截石位,先將窺肛器外套及塞芯裝在一起,塗上潤滑劑,囑患者張口呼吸,然後慢慢插入肛門內,應先向病人腹側方向伸入,待通過肛管後,再向尾骨方向推進,待肛鏡全部插入後抽去塞芯,在燈光照明下,仔細觀察有無潰瘍、息肉,再將窺肛器拔出到齒線附近,查看有無內痔、肛漏內口、乳頭肥大、肛隱窩炎等。

  4.乙狀結腸鏡檢查 除肛門狹窄和婦女月經期間不宜檢查外,對於直腸和乙狀結腸的疾病有可疑時都可以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尤其對直腸和乙狀結腸腫瘤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對原因不明的便血、粘液便、膿血便、慢性腹瀉、肛門直腸疼痛、糞便變形等症,應用乙狀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操作方法:在檢查前排淨大便或清潔灌腸,鏡檢時將塗上潤滑劑的鏡筒緩緩插入肛內,開始時指向臍部,進入肛門後,當插入直腸約5cm的深度時拿掉閉孔器,開亮電燈,裝上接目鏡和橡皮球,打入空氣。一面察看,一面把乙狀結腸鏡緩緩地插入直腸壺腹,再將鏡端指向骶骨,距離肛門8cm處可見直腸瓣;距肛門15cm處可見腸腔縮窄,即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部位。再調轉方向,在直視下將鏡筒放入乙狀結腸,可以放入約30cm深度。當推進鏡筒時常需打入空氣,使腸腔鼓起。檢查完畢,需慢慢將乙狀結腸鏡向外抽出。檢查時注意黏膜顏色,有無瘢痕、炎症、出血點、分泌物、結節、潰瘍、腫塊等病理改變。對於腫塊、潰瘍、息肉可作活體組織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取下組織後的傷口,用棉球蘸上止血散或5%酚甘油壓迫止血。

  5.球頭銀絲檢查以球頭銀絲自肛瘘外口徐徐插入,按硬索方向輕輕探查,同時以左手食指插入肛內協助尋找內口,球頭銀絲在肛門直腸內如能順利通過的部分即為內口。若因內口過小,銀絲的球頭部不能通過時,如手指部感到有輕微的觸動感,也屬內口部位。檢查隱窩炎時,可將球頭銀絲彎成倒勾狀,自發炎的肛窦處探索。以球頭銀絲檢查,可以探知肛瘘瘘管的方向、深度、長度,以及管道是否彎曲、有無分支和肛管直腸是否相通、內口與肛管直腸環的關系等。操作時應耐心、輕柔,禁用暴力,以免造成人工管道而將真正瘘管和內口遺漏,給治療造成困難。

  6. X線檢查 鋇劑灌腸可觀察直腸和結腸形狀及是否通過順利,有無梗阻或狹窄;直腸和結腸的外部病變,如骶骨前畸胎瘤,可見有直腸移位。復雜性肛瘘,瘘管通道不清,內口不明的可作碘化油或15%碘化鈉水溶液從外口注入造影。

  7.其他檢查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若需手術治療,需作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大小便常規,有時作紅細胞沉降率等檢查。肝功能及B型超聲波的檢查可以發現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

  隨著檢查技術的發展,纖維結腸鏡等檢查的方法已越來越廣泛應用於臨床。

  檢查記錄 根據各種檢查方法所得,應及時記錄病變部位的情況。通常用截石位表示,以時鐘面的十二等分標記法,將肛門分為十二個部位,前面會陰部為12點,後面尾骶部為6點,左面中央為3點,右面中央為9點,其余依次類推。檢查時發現某一部位有病變,則在相應的截石位圖上作一標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孩肺炎了什麼不能吃

前段時間,家裡的寶寶在鄉下生活了一段時間。由於鄉下比較的涼快所以不小心讓寶寶感冒了,到醫院看發現是肺炎,醫生告訴說這些東西最好少吃。下面我分享下,希望幫助到你們。  步驟/方法:1如果小孩換了肺炎,由於身體內得

孩子受傷了 怎麼止血

人體的血液量約相當於體重的1/13。若血液一次失去超過15%就可能會有休克現象,超過30%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如有大量出血的現象,絕不可掉以輕心。  創傷出血的急救原則:  1、在受傷部位直接加壓止血。  2、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