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腸管的逆蠕動,同時伴腹肌和隔肌的強烈痙攣收縮,迫使食管和胃腸道內容物從口中湧出的一種症狀。
嘔吐,有時也是人體的一種本能防御機制,可將食入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排出,從而起到保護作用。幾乎任何感染或情緒緊張都可以引起嘔吐。
嘔吐的3種類型
1.溢乳
多見於6個月內的小嬰兒,尤其是新生兒。這與水平胃、噴門括約肌松弛、幽門括約肌緊張及喂養不當有關,表現為少量的奶汁反流入口內或溢出口腔。一般改進喂養方法或者隨年齡增長可自愈。
其次是反胃現象:由於下颌和咽部肌肉運動加強,使胃內容物反流入口腔,這種現象6個月以上的嬰兒比較容易出現,同時還會伴精神狀態異常的現象,導致營養不良和體格發育障礙。
2.普通嘔吐
吐前常有惡心,以後吐一口或連吐幾口。連吐或反復嘔吐均是病態的,多見於胃腸道感染、過於飽食和再發性嘔吐。
3.噴射性嘔吐
吐前多無惡心,大量胃內容物突然經口腔或鼻腔噴出。多為幽門梗阻、胃扭轉及顱內壓增高等情況所導致。
新生兒嘔吐
新生兒嘔吐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症狀之一:
1.嘔吐物為露凝塊:見於喂養不當;胃扭轉;胃食道反流;幽門痙攣等。
2.嘔吐物含膽汁:見於先天環狀胰腺;腸旋轉不良消化道重復畸形等。
3.嘔吐並有伴腹脹:先天巨結腸;肛門和直腸畸形;胎糞性便秘和胎糞性腹膜炎;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等。
4.嘔吐並伴有囟門膨隆:腦積水;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等。
5.嘔吐並伴有體格異常: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半乳糖血症等。
急性嘔吐
急性胃或者腸炎,是由於病毒、有毒物質或者細菌侵襲所致,多伴有腹瀉和腹痛。
周期性嘔吐
又叫再發性嘔吐,是一種反復發作的頑固性嘔吐,常開始於2—4歲,青春期後不再發生。引發的病因一直沒有定論,但普遍認為與體質因素有關,上呼吸道感染,情緒波動、疲勞,飲食不節是其誘因。其特點是反復的突然發作的頻繁嘔吐,持續1—3日才有緩解。
神經性嘔吐
又稱心因性嘔吐。特點是反復發作的嘔吐,是無器質性病變,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因不愉快的環境或心理緊張而引起,呈反復不自主的嘔吐發作,一般發生在進食完畢後,出現突然噴射狀嘔吐,無明顯惡心及其它不適,不影響食欲,嘔吐後可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