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也許不知道,兒童保健最重要的是消化系統。孩子沒胃口、偏食、便秘,可能是由脾胃虛寒、腸道功能受損引起的,只要養好脾胃,寶寶就不易生病。
8月28日下午,“立健三清沖劑特約南都名家健康大講堂”請來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許尤佳教授傳授兒童腸道保健知識,受到數百家長追捧。據悉,本年內大講堂還將繼續力邀國內名家就腸道、呼吸等方面的話題展開系列免費講座。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許尤佳教授
小孩天生虛寒要養腸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許教授指出,很多健康問題其實都跟脾胃有關。要想孩子身體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養好脾胃,消化好。
小兒的五髒六腑處於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狀態,家長不能將兒童作為成人的縮影來對待。許教授表示,兒童一般都是虛寒之體,體內陽氣不穩定,因此兒童保健應該以健脾補氣為重,要注意胃腸功能的保養,切忌過飽、多食寒涼之物。如果在孩子3歲之前,能夠把胃腸保護好,以後孩子就能少病少痛。
育兒三弊:過飽、過暖、過服涼茶
許教授表示,孩子還不懂事,吃東西不會節制,或者有時候孩子不想吃,家長就哄著他逼著他吃,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過飽,傷害腸胃。他說:“我的經驗是,孩子不想吃,家長不要去理,孩子太能吃家長就要控制。”
“重衣溫暖,如陰地之草木”,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的觀點,意思是孩子穿衣過暖,是不利於生長發育的,就像陰地裡照射不到陽光的樹木一般。現在有些家長自己穿件短袖,卻給孩子穿兩件衣服,怕孩子凍著。其實孩子也沒那麼脆弱,過度保護反而有害。
許多家長見孩子沒胃口、便秘,就總以為孩子“熱氣”,經常給他喝涼茶,這種現象在廣東地區尤為嚴重。孩子本來就是虛寒體質,很少有“熱氣”的情況,沒胃口、便秘多是因為腸胃功能不成熟。涼茶會損害脾胃,造成脾虛,令腸胃更加不好。
四招判斷寶寶的消化功能
許教授認為,孩子消化好則百病不侵。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消化好不好呢?他給家長們支了四招——
□睡眠:“胃不和而臥不安”,腸胃不舒服的時候,睡眠質量也不會好。如果發現小孩子晚上睡覺翻來覆去睡不香,就很可能是腸胃有問題、消化不良。
□口氣:判斷寶寶消化狀態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早上起床時聞一聞他的口氣。如果口氣聞起來有酸臭的氣味,就證明消化狀態不太好;如果口氣清新,就證明消化狀態還是不錯的。
□舌苔:舌苔顯示的就是胃氣,健康的寶寶舌頭為淡紅色,舌苔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如果孩子的舌頭上覆蓋了一層白色或黃色的舌苔,是消化不好的表現。
□大便:如果孩子的大便頻率、時間較平時有所變化,比如平時每天都排便,現在兩三天才一次,或者平時都是上午排,今天卻晚上排,這些微小變化都表示他腸道消化分泌不太正常。一些BB拉出來的大便有一些綠色,也表示消化不是很正常;大便中有黏乎乎的東西,就可能是吃了不干淨的東西。
孩子消化不良更易出虛汗、過敏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容易出虛汗。許教授指出,很多小孩出汗就是因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正確的做法不是補,而是要助消化,保護腸胃。出汗跟消化有密切的關系,如果飲食不合理,時間長了就會導致體虛,也就變成是出虛汗了。
夜間磨牙是因為缺鈣、長蟲、消化不良。孩子長乳牙或換牙時容易磨牙,口腔炎症會導致磨牙,還有睡前或半夜吃東西,消化不好,也會導致磨牙。很多小孩夜間磨牙都是因為不消化,飲食方面不節制,導致胃腸的功能混亂,這時就要改變一下喂養的習慣。
有些小孩平時吃魚和蝦沒問題,偶爾一次吃了以後就過敏,這也跟消化不好有關。很容易出現過敏,就是消化狀態不好的表現。
![]() |
讓兒童去遠離危險
近年來,我國因意外傷害造成的兒童死亡占兒童死亡總量的26.1%。目前每年約有超過20萬0至14歲的兒童死於意外傷害,(死亡率為67.13/10萬),約有64萬兒童因傷致殘,兒童意外傷害已經超過四種常見兒童疾病( |
![]() |
做家長要警惕游樂場暗藏“殺機”
游樂場是孩子的天堂,卻也是常常發生危險的地方。父母首先要了解游樂場裡可能隱藏的危險,對這些潛在的危險有足夠的警惕,知道怎樣避免這些危險的發生,孩子才可能不會受到傷害。 毛毛媽媽說,兒子今年3歲,健康活潑,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