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兒童門診中看腸胃的病人就多了起來,甚至占到了門診的一半以上,特別是細菌性痢疾、感染性腹瀉等,專家表示在夏季小兒容易患上胃腸道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天氣炎熱,孩子出汗多,丟失了大量的水分,體內的消化液分泌減少,影響了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這是易受感染的內在因素。氣溫高,病菌繁殖、生長加速,各種食物、水等容易被病菌污染,加上孩子的衛生觀念差,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容易患病,此外,飲食失調,如一日攝入食物的種類過多或過食冷飲、暴飲暴食等都會造成兒童消化道功能紊亂,發生腸道疾病。
夏季小兒容易發生哪些腸道疾病?
現在已經進入夏季了,小兒容易得消化道傳染病,消化道的傳染病包括手足口病,還有一些細菌引起的腸道疾病,例如細菌性痢疾、感染性腹瀉等。因為這個季節,一些腸道病毒和細菌容易在食物中生長繁殖,而且人們平時的飲食習慣又有一些改變,如愛吃生、冷、涼拌的飲食。再加上人本身胃酸分泌減少,抵抗力下降,都容易引起這些疾病。大家比較關心的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多種腸道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還有腸道病毒71型(EV71),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染傳播(糞-口途徑),也可以通過呼吸道和密切的接觸傳播。
細菌跟病毒是兩回事,但是細菌更容易在夏天這種季節繁殖,而且借助蒼蠅更易傳播,加之小孩自身抵抗力的因素,所以夏天更易出現腸道傳染病。各大醫院的腸道門診在夏季感染性腹瀉的病人人數也會相應增加,像致病性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引起的腹瀉,這都是夏天的高發病。所以夏天家長更應該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因為夏天比較熱,孩子更喜歡一些涼拌的生冷的飲食,如果不注意加熱,很容易繁殖細菌。有些家長覺得挺熱的,買來的熟食或剩飯菜不用熱就吃,很容易得病。如果夏天再多吃一些冷飲,其胃腸的抵抗力就更下降了。
預防兒童腸道感染家長須做到6點
1、周歲內提倡母乳喂養,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含有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可抵消大腸桿力病菌所分泌的腸毒素,保護腸道不定不受侵害。熱天盡量不增添新的、不易消化的輔食。
2、不要在夏天給孩子斷奶。這是因為:①高溫季節孩子的消化液分泌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改吃普通膳食易引起液化不良。②夏季細菌活躍,容易污染食物,招致腸炎甚至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發生。斷奶最好選在秋涼後。
3、夏季蚊蠅較多,而蚊蠅又是傳播病菌的能手,蚊蟲也是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沒有接種過乙腦疫苗的小兒,更易被傳播上,即使是接種了乙腦疫苗也有被傳染的可能。孩子不吃剩飯剩菜。飯前便後要洗手。
4、少吃冰棍等冷飲品。如果過多攝入冷飲,輕者刺激胃腸黏膜,血管收縮,導致胃腸道分泌紊亂,誘發“冷食性胃腸炎”,出現腹脹、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重得可能引起腸套疊(一段腸管套進另一段腸管之中),導致腸梗阻,危及孩子的生命。要多安排清淡爽口、蛋白質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油膩、多糖要限制,西瓜、水果、綠豆湯、冬瓜湯等天然防暑降溫食品可多吃。
5、要注意寶寶的飲食結構:夏季最好讓寶寶多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的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黃瓜、西紅柿、莴筍、扁豆、毛豆、絲瓜等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無機鹽等物質,可以開動腦筋,用這些新鮮當令的蔬菜做些清涼爽口、色彩鮮艷、清淡而有特色的涼菜。同時,添加一點特殊的佐料更可防病抗暑,一舉兩得,如:在菜中加入蒜泥,既能使涼菜更加清涼可口,又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在菜中加點醋,也能增加寶寶食欲、幫助消化吸收。
6、清除暑濕之毒寶寶多食涼性食物:夏季對人體影響最主要的因素是暑濕之毒,暑濕侵入機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食物消化不良等。加之現在的寶寶大多以肉類等動物性食物為主食,體質呈酸性多內熱。讓寶寶多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
而夏季上市的涼性蔬菜主要有:瓜類蔬菜,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甜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此外,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腦、紫角葉、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也都是涼性蔬菜,不妨經常做點讓孩子食用。
兒童腸道是否健康兩大信號不容忽視
放屁
來自腸道的氣體是又一個重要信號,俗稱放屁。留意小孩的“屁事”,對做好孩子的飲食調理和腸道保健亦有重要意義。如孩子屁多,並有酸臭味兒,是消化不良的表現,應該減少喂養或限制高蛋白與高脂肪食物。
如果斷斷續續不停要放屁,但無臭味,多因饑餓引起腸蠕動增強所致,提示該喂食了。
如果屁多糞便也多,可能是蠶豆、豌豆、山芋等產氣食品吃多了,應削減高澱粉食物,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類食物,以免影響孩子的發育。
假如孩子無屁也無大便,出現哭鬧不安等症狀,特別是多食了冷飲後,要想到得了腸梗阻(如腸套疊)可能,及時就醫為上策。
大便
一個信號是大便,其性狀、次數與腸功能的優劣密切相關。如母乳喂養兒大便呈軟膏狀,卵黃色,每日約2~3次;人工喂養兒大便常呈硬膏狀,淡黃色或淺白色,每日1~2次;較大的小兒大便呈黃色,干濕適中,每日1~2次。
若大便每天超過3次以上,變成稀水或稀溏,呈黃綠色,腥臭或酸臭,表明孩子患了消化不良或腸炎。如果變得干結,超過2天解1次大便,則屬於便秘。這些都屬於病態,應及時就醫。
相關閱讀:夏季別讓冷飲傷了孩子腸胃
孩子度夏先練胃腸
六道防線讓寶寶遠離“冰箱病”
孩子夏季飲食需注意“兩道坎”
孩子“面黃肌瘦”4大調理補脾胃
![]() |
寶寶壓抑時的七種行為表現
2.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厭食,往往是孩子們的情緒出了問題,家長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展成飲食節律紊亂。作為父母此 |
![]() |
寶寶意外墜落與窒息
意外墜落 每個寶寶開始翻身的時間都不相同,甚至有些寶寶在睡夢中也會有翻身的動作。因此,即使寶寶只有2個月大,也要特別注意墜落的危險,尤其將寶寶放在沙發上或床上的時候,墜落的發生幾率會進一步升高。 防落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