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腸套疊發生在兩歲以下幼兒,常常是男寶寶多於女寶寶。如果父母發現寶寶突然不明原因劇烈哭鬧、嘔吐,而且是陣發性的,甚至有草莓果醬樣的大便時,一定要馬上送醫,做進一步的診察,早期診斷、早期處置,愈後都相當良好。
九個多月的小寶一直很健康活潑,在一天下午突然哭鬧不安,無論媽媽怎樣安撫都沒法安靜,過了幾分鐘後自己就停了下來,又可以玩、可以笑。不料一會兒,又開始啼哭,而且還嘔吐起來,就這樣反復的陣痛哭鬧越來越劇烈的情況下,小寶似乎也越來越虛弱。媽媽幫他換尿布時,發現不尋常的大便,有些像血的黏液,媽媽直覺的認為不對勁,即使已經是半夜了,且外面下著大雨,還是馬上把小寶送往常看診的醫院急診室。
經過當天值班醫生細心的觀察,並綜合小寶媽媽的描述,強烈懷疑小寶可能是腸套疊,於是立即進行超音波檢查。果然診斷是腸套疊,因為腸子似乎還沒有壞死穿孔,所以請放射科馬上安排鋇劑灌腸。幸運地,經過灌腸處理,問題就解決了,不到幾個小時後,小寶已經變得有精神,而且吵著要吃東西了。
腸套疊常發生在二歲以下幼兒
事實上腸套疊並非少見的疾病,可是卻是非常危險的兒科急症,如果不能及早診斷治療,可能會導致腸壞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所以不能不小心。所謂腸套疊是指特別的情況下腸子逆向蠕動,前段腸子套入後段腸子的管腔中,形成腸阻塞,腸黏膜腫脹缺血,而出現血便的情形,通常是小腸未端套入大腸最常見,少部分是大腸套大腸,小腸套小腸,甚至小腸套小腸再套入大腸。
腸套疊可說是三個月至六歲嬰幼兒腸阻塞最常見的原因,而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腸套疊發生在兩歲以下,常常是男寶寶多於女寶寶,約是4∶1的比例,一般較少發生在三個月以下的新生嬰幼兒。
大部分腸套疊發生的原因並不清楚,不過近年有些學者認為可能和特定的病毒感染有關,例如和腺病毒有關聯,而且都好發在春秋之際;另外少數是和大腸息肉、小腸美克氏憩室、腸淋巴結腫脹、淋巴癌、過敏性紫斑等有關系。而有些病例則是發生在腸胃道感染後,或添加新的蛋白質類輔食後。一般是認為上述的情況造成腸內淋巴組織腫脹,而導致腸套疊,所以小寶寶在剛鬧過腸炎,或吃了新添的輔食後,突然劇烈地陣痛,哭鬧不安,也必須將腸套疊納入考慮。
![]() |
新生兒肺炎與生產方式無關
新生兒肺炎與生產方式無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李海浪主任醫師指出,新生兒肺炎分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兩種。吸入性肺炎又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糞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新生兒肺炎的發生率高低與生產方式 |
![]()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絕對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它對人的成長意義重大,是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催化劑,所以從小培養寶寶的心理素質,讓寶寶擁有一個好心態也是爸爸媽媽需要逐步學習的。 究竟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心理素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