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肺炎 >> 新生兒肺炎與生產方式無關

新生兒肺炎與生產方式無關

  新生兒肺炎與生產方式無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李海浪主任醫師指出,新生兒肺炎分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兩種。吸入性肺炎又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糞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新生兒肺炎的發生率高低與生產方式沒有直接的關系。有人認為如果孕母產道內有病原體,那麼新生兒在經過產道分娩的過程中就可能被病菌感染,也就是說順產出生的孩子新生兒肺炎的發生幾率較高。但專家表示,許多行剖宮產的產婦,是由於胎兒已經在宮內感染,有了異樣的臨床表現,具備行剖宮產的指征,這些孩子往往已經患上新生兒肺炎。

  李海浪主任醫師說,乳汁吸入性肺炎尤其多見於早產兒和體弱兒。這些孩子口咽部、食道神經反射不成熟,肌肉運動不協調,常常發生嗆奶或乳汁反流現象,導致乳汁被誤吸入肺內。新生兒旁邊一定要有大人照料,特別是喝奶後,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吐奶現象,及時將孩子的頭偏向一側。母親在給孩子喂奶時要謹慎小心,如果用奶瓶喂奶,奶嘴的孔要大小合適,喂奶時孩子最好是半臥位,上半身稍墊高一點。喂奶後輕輕拍打孩子背部,排出其胃內的氣體。新生兒抵抗力弱,專家建議,患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腺炎、肝炎、結膜炎、口腔疾病等病的人,即使病情不嚴重,也要避免接觸寶寶,以免將病菌傳給寶寶。

新生兒肺炎與生產方式無關

  預防該病要注重孕晚期保健

  新生兒肺炎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往往不發熱,也沒有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僅表現為無故哭鬧或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青紫,哭聲弱,並有拒奶、口吐白沫等症狀。病情繼續發展則出現呼吸短促、鼻翼扇動、皮膚青紫,甚至導致窒息,嚴重的可危及生命。

  ,家長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一般狀況。當孩子吃奶困難、驚厥、嗜睡、喘鳴、發熱或體溫上升時,均應立即意識到孩子患了較重的疾病,必須立即去醫院明確診斷並及時治療。判斷新生兒是否患了肺炎最簡單的辦法是數呼吸和觀察胸凹陷。

  母親在懷孕期間定期做產前檢查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懷孕末期,可以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缺氧的問題,如發現有妊高症、胎位不正、臍帶纏繞、受壓、過期妊娠等可能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的因素,產科醫生會采取相應的監護和治療措施,以盡量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及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對於感染引起的新生兒肺炎,從母親懷孕期間就應該開始預防。

  家長不必過度擔心拍胸片

  孩子一旦出現呼吸道症狀,胸部拍片很重要。這是因為醫生檢查時可能聽不到肺部羅音,拍胸片可以明確診斷,從而了解是何種病原體引起的新生兒肺炎,以便制定治療方案。目前,拍胸片的設備比較先進,而且時間很短,接受放射線的輻射很有限,基本對人體沒有影響。一旦確診為新生兒肺炎,家長要配合醫生積極給予治療。治療後期要注意保持寶寶生活環境空氣新鮮,室溫最好維持在18℃~22℃;有一定的濕度。注意穿衣蓋被均不要影響孩子呼吸,須經常給寶寶翻身變換體位。寶寶鼻腔內如有干痂,用棉簽蘸水取出,防止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暢。母乳喂養的次數要頻繁,但要少量。

  在平時喂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姿勢,避免讓寶寶嗆奶,是有效的避免新生兒肺炎的方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中小學生心理為何脆弱

最近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社會上出現了因為成績不佳自殺、離家出走等情況。筆者在想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學生總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學校為什麼不能像外國學校一樣注重行為教育呢?不讓孩子是個

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

   研究表明,從乙肝病毒感染者變成攜帶者的比例,與病毒感染時的年齡有很大關系。  人若在新生兒期感染了乙肝病毒,有八至九成會轉變成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嬰兒期感染的有六至七成會轉變成乙肝病毒攜帶者,而學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