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媽媽怎麼辦?
5個月大的寶寶今天有些不對勁,平時吃一大瓶奶,今天喝了幾口就不喝了,也沒什麼精神,平時圓溜溜的大眼睛,今天好像也睜不開了,身上也比平時熱,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很多年輕的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常常手足無措,該怎麼做呢在?很多人第一選擇是去醫院,或馬上給寶寶吃退燒藥。其實,在去醫院或吃藥之前,年青的父母首先應該做的是仔細觀察。觀察什麼呢,首先要測量體溫來確定寶寶是否真的發燒。寶寶發燒時除了體溫升高,還會出現心情不好、臉色蒼白、身體發熱、或是含著乳房的口發熱。此外必須觀察,除了發燒外,是否有抽搐、意識不清、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發疹、咳嗽、哭聲異常等現象出現,所有觀察結果都要仔細記錄,然後告訴醫生。
很多嬰兒單純的體溫升高是由於接種疫苗引起的,如果體溫低於38.5度,嬰兒沒有很嚴重的苦惱或不適,其實父母可以選擇在家裡幫寶寶先進行物理降溫。比如說,可在寶寶的額頭、太陽穴、頸部兩側、腋窩下貼降熱貼(可緩解寶寶的不適);也可應用冰鎮、冰袋等;我個人覺得最有用的辦法是水浴降溫,把寶寶放在38~42攝氏度的水盆內,不停的把水琳在寶寶身上,持續5~8分鐘,讓水蒸發帶走熱量,但需注意不要讓寶寶受涼。
如果寶寶體溫持續不降或超過38.5攝氏度,就應該去醫院就診了。發燒的寶寶生病後,大都缺乏食欲,不應強迫進食,但應大量飲水,如果出汗多,還要在水裡面加些鹽。補充維生素C,可把橙子、西柚等維C含量高的水果搾汁給寶寶喝。此外,一個溫度、濕度皆適宜的環境也十分重要,流汗時應仔細擦干,並及時更換衣服。
![]() |
哪些孩子該做微量元素檢測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身體微量元素的情況,希望能夠清楚地了解,及時為孩子補充微量元素。國家衛計委規定,禁止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那麼,微量元素檢測是否是衡量孩子健康的標准? 鈣不屬於微量元素 |
![]() |
兒童心理健康十要訣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