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胸部羅音或粗或細,大多是中等濕羅音,主要散在下胸部。咳出分泌物後,羅音可暫時減少。偶因支氣管內積痰太多,呼吸音可減低,但咳出痰液後,呼吸音即恢復正常。重症支氣管為與肺炎早期難以鑒別,如聽到較深羅音或捻發音,咳嗽後羅音無明顯減少時,應考慮肺炎作胸部X線檢查以確診。
【治療措施】
1.一般治療
關於休息、飲食室內溫度、濕度的調整等,詳見“上呼吸道感染”。嬰兒須經常調換臥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於排出。因咳嗽頻繁妨礙休息時,可給鎮咳藥,但應避免給藥過量以致抑制分泌物的咳出。當急性支氣管炎發生痙攣而致呼吸困難時,輕者參考以下中醫療法“實熱喘”處理,重者參考毛細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的治療處理。
2.中醫療法
本病中醫稱為外感咳嗽,由於致病因素不同,臨床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實熱喘。治法以疏風散寒、清熱宣肺、降熱平喘為主。可結合臨床辨證施治。
(1)風寒咳嗽:以突然咳嗽,聲咳急頻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癢或伴頭痛、惡寒或不發熱、苔微白,脈浮。治以辛溫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蘇散加減。
處方舉例:杏仁6g,蘇葉3g,前胡9g,半復6g,牛蒡子6g,生姜3片。
(2)風熱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黃粘稠為主,咽紅口干,鼻塞流黃涕,或伴發熱有汗,舌苔身微黃白,脈浮數。治以辛涼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飲加減。
(3)實熱喘:除上述症狀外,患兒發熱較高,同時伴有順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處方舉例:麻黃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蘇子6g,萊菔子9g,可隨症選加其它藥物1~2味:①表邪重時加菊花9g,鮮蘆根15g。②熱重時加黃芩6g,銀花9g,連翹9g。③咳嗽重時加前胡9g或百部9g。④喘重時選加郁金6g,銀杏9g或生赭石15g。⑤痰多時加葶苈子9g,蒌仁9g。
3.其它治療
有時需用適量的吐根糖漿,嬰幼兒每次2~15滴,年長兒每次1~2ml,每日4~6次,可使痰液易於咳出。10%氯化铵溶液也有同樣作用,其劑量為每次0.1~0.2ml/kg。並發細菌感染時,可選用適當抗菌藥物。此外對遷延性支氣管炎可加用超短波或紫外線照射。
【病因學】
病原是病毒、肺炎支原體或細菌,或為其合並感染。病毒感染中,以流感、腺病毒、3型副流感及呼吸道融合胞病毒等占多數,肺炎支原體亦不少見。凡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都可成為支氣管炎的病原體,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致病性細菌可引起繼發感染。較常見的細菌是肺炎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A組、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有時為百日咳桿菌、沙門氏菌屬或白喉桿菌。營養不良、佝偻病、變態反應以及慢性鼻炎、咽炎等皆可為本病的誘因。
【臨床表現】
發病可急可緩。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也可忽然出現頻繁而較深的干咳,以後漸有支氣管分泌物,在胸部可聽到干、濕羅音,以中等不泡音為主,偶可限於一側。嬰幼兒不會咯痰,多經咽部吞下。症狀輕者無明顯病容,重者發熱38~39℃,偶達40℃,多2~3日即退。感覺疲勞,影響睡眠食欲,甚至發生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年長兒再訴頭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續7~10天,有時遷延2~3周,或反復發作。如不經適當治療可引起肺炎,白細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繼發細菌感染。
身體健壯的小兒少見並發症,但在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兒中,不但易患支氣管炎,且易並發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
![]() |
父母心態也會毒害寶寶的心靈
心態,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居然也會毒害寶寶的心靈,這樣的提法是不是太玄乎了呢?實際上,這一點都不玄乎,寶寶的很多“問題”本質上都不是他自身的問題,而是父母心態的問題。那麼父母的心態 |
![]() |
矯正口吃的最佳時間
口吃指說話的節律異常與重復,因此說話不流利。大多數發生於學齡前期兒童,男孩多見。口吃發生率約為l%~2%。口吃完全可以矯正,5歲前為初發性口吃,治療起來容易,基本上能正常與人交流,如果年齡偏大,言語特征明顯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