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是氣管和支氣管黏膜發生的炎症。根據臨床上病程的長短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
小兒患者一般多為急性支氣管炎。病原主要是病毒、肺炎支原體或細菌,致病性細菌可引起繼發感染。
案例:小艾先是感冒,緊接著就咳嗽個不停,只是干咳,並沒有痰,一拖就是好幾天,醫生診斷為小兒急性支氣管炎,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療程結束後,媽媽又帶她專門看了中醫,喝湯藥進行調理,以免發展成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氣管炎從臨床上講是兩種不同的病。
支氣管如枝葉
自喉部環狀軟骨以下稱下呼吸道。下呼吸道是由不同的管道組成。醫生稱之為支氣管樹,好像一棵大樹的枝杈。
氣管如主干
氣管像大樹的主干一樣,在支氣管的上方。
由於兒童抵抗力弱,容易被外界病原菌侵入,所以感染很容易擴散到支氣管。患兒很少診斷為氣管炎,一般都診斷為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的表現
咳嗽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症狀,忽然出現頻繁而較深的干咳,以後漸有支氣管分泌物。
咳嗽一般延續7-10天,有時遷延2-3周,或反復發作。如不經適當治療可引起肺炎。
X光片檢查
拍X線胸部片肺紋理增粗、紊亂,肺部無炎性陰影。
並發症
身體健壯的患兒少見並發症,但在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患兒中,容易並發肺炎、中耳炎、喉炎。
中醫調理急性支氣管炎的方法
本病中醫稱為外感咳嗽,由於致病因素不同,臨床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實熱喘。治法以疏風散寒、清熱宣肺、降熱平喘為主。
風寒咳嗽
主要症狀為突然咳嗽,咳聲急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癢或伴頭痛、惡寒或不發熱,苔微白,脈浮。治以辛溫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杏蘇散加減:杏仁6g,蘇葉3g,前胡9g,半夏6g,牛蒡子6g,生姜3片。
風熱咳嗽
主要症狀為咳嗽不爽,痰液黃黏稠,咽紅口干,鼻塞流黃涕,或伴發熱有汗,舌苔微黃白,脈浮數。治以辛涼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飲加減:桑葉9g,菊花9g,杏仁6g,白前9g,黃苓6g,枇杷葉9g,桔梗9g。
實熱喘
除上述症狀外,患兒發熱較高,同時伴有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蘇子6g,萊菔子9g。
如果寶貝患了急性支氣管炎,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上方劑。
![]() |
孩子飲食超過脾胃運化能力致積食
積食就是孩子攝食過多,超過脾胃的運化能力,積存在胃腸。對於輕度積食,嚴重的就要找中醫大夫調理。 經常有人遇到,孩子發燒幾天了,檢查說內髒沒問題,可就是高燒不退,吃退燒藥也只能降溫幾個小時,然後溫度又上來了,這 |
![]() |
小孩子支氣管炎的治療與護理
支氣管炎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肺部小氣管感染性疾病。 引起小兒支氣管炎最常見的是呼吸道多核體病毒(RSV)。能引起疾病的其他病毒還有類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也可引發支氣管炎症與腫脹,反過來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