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來信:
我寶寶現在3歲,每次發燒去醫院,醫生都要求扎手指驗血,說是知道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才好用藥,請問是這樣子嗎?如何分辨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呢?
專家答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科 何展文博士
門診查血常規是最簡單方便的檢查,特別是對於發燒兩三天,時間比較長的孩子而言,為了更好地了解小孩子的病情,查血常規可以指導下一步的診治。
但是,血常規只是一個常規檢查,只能提示你可能是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一般血常規裡,醫生最常看的是白細胞、血色素和血小板,通過這些基本數據,可以了解孩子的情況。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提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相對增高,那麼提示病毒感染。
如果要確診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還必須做進一步檢查,比如抽血做血細菌培養、血清病毒抗體檢測、咽拭子培養等。
一般感冒90%是病毒感染引起,但後期可能合並細菌感染。發燒久後病情復雜,加上兒童病情變化比較快,因此積極點做檢查是比較穩妥的方法。
![]() |
兒童腹痛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 |
![]() |
打針後有硬塊如何消除 4大秘訣消除孩子打針後的硬塊
打針後有硬塊怎麼回事? 打針以後出現硬塊,應該是與注射有關,可能是藥物吸收不好和注射的時候沒有放松有關。一般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硬結是炎性結節,可能與藥物對局部組織的刺激有關,也可以因反復注射同一部位引起。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