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寶寶最容易發生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的季節。其實感冒的本質是寶寶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細菌等引起的。寒冷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感冒”。而是室內外溫度差別大。導致寶寶的免疫功能下降。這時病毒或細菌就有可乘之機了!
護理要點
寶寶患了感冒後。突出表現常為發熱。加上感冒需要經歷一個疾病的自然過程(發熱通常2~5天不等)。所以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外。合理的家庭護理。不僅能幫助寶寶盡快病愈。也有助於縮短疾病的自然過程。
1.注意休息
寶寶年齡越小。越需休息及護理。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復發。有發熱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
2.合理飲食
感冒發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食欲減低。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表現。飲食護理非常重要。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強求寶寶進食。將導致寶寶胃腸負擔重。對身體和疾病恢復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數可多些。多給寶寶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鮮橙汁等。發熱消退和消化能力較好的寶寶飲食可稠一些。隨著寶寶病情的好轉。一般1周左右可逐漸恢復到平日飲食。
3.環境適宜
保持寶寶的房間空氣流通。對發熱的寶寶。新鮮的空氣有助皮膚有效出汗而降低體溫。應避免直接對著寶寶吹風。而導致寶寶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
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盡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給寶寶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松。會起到促進疾病康復的效果。
4.有效出汗
鼓勵寶寶多飲水。水可以增加機體細胞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可以有效出汗。有利於降低體溫。
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寶寶服用退熱藥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溫
寶寶發熱應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小嬰兒發熱。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再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進行藥物降溫。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其中以局部散熱降溫法最簡單易行。適合家庭常用。
局部散熱降溫法
頭部冷濕敷或頭部冰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頭部冷濕敷(即用冷濕巾敷於寶寶的額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寶寶不願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應注意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在冬天難以實施。
綜合上面文章內容的介紹大家對於兒童感冒患者該做的一些日常護理有了了解,出現了兒童感冒千萬不要忽視,兒童感冒很容易引發孩子出現高燒的症狀,假如孩子出現高燒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退燒,避免給健康帶去太多的危害。
![]() |
新生兒高燒持續不退怎麼辦
各位父母你們肯定遇到過寶寶高燒持續不退的情況吧,那你們是怎樣解決呢? 急救措施 1.當新生兒體溫在38℃以下時,一般不需處理。當在38-39℃之間時,可將孩子襁褓打開,暴露在室中,通過皮膚散熱降溫,或枕冷水 |
![]() |
從寶寶指甲的判斷健康狀況
正常寶寶的指甲是粉紅色的,外觀光滑亮澤,堅韌呈弧形,甲半月顏色稍淡,甲廓上沒有倒刺。輕輕壓住指甲的末端,甲板呈白色,放開後立刻恢復粉紅色。如果寶寶的指甲出現以下異狀,媽媽就要注意了! 異狀1:指甲甲板上出現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