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感冒 >> 寶寶長期低熱的中醫調理法

寶寶長期低熱的中醫調理法

  對小兒長期低熱一定要尋根究底,及時調治。一旦小兒出現長期低熱,身為父母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

寶寶長期低熱的中醫調理法

  長期低熱原因各異

  “傷食低熱”是指患兒因飲食或乳食過量而出現胃腸功能障礙和積滯不化。常表現為低熱不退、厭食、嘔吐等症狀。

  “病後低熱”是指小兒在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腦炎等傳染病後,由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導致低熱不退。

  “感染性低熱”則是指因慢性感染引起的長期低熱,最常見的是肺結核,其次有慢性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統感染等。

  “暑熱症”是指在炎熱夏季,嬰幼兒由於體溫調節功能差而出現的低熱,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少汗等症狀。一般來說,隨著氣溫下降,低熱可逐漸消退。

  “非感染性低熱”是指因內分泌系統疾病、結締組織病、惡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長期低熱。

  中醫中藥積極調理

  一般來說,對於陰虛內熱型低熱兒童的調理可選用沙參麥冬粥作為食療方。選取沙參、麥冬各15克,加水煎湯,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對於讷呆少食、面色萎黃的氣血兩虛型低熱兒童可選用黃芪首烏粥作為食療方。選取黃芪、首烏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正確對待長期低熱

  建議父母在帶患兒就診前應詳細記錄小兒的體溫,一般每4-6小時記錄一次體溫,最好在早、中午起床前及睡覺時各測一次,並持續記錄1周以上。

寶寶長期低熱的中醫調理法

  此外,父母還應觀察小兒低熱外伴隨的其他症狀,如食欲改變,有無乏力、盜汗、面部潮紅、手足心熱、咳嗽、尿頻、尿痛、關節疼痛、便秘、神萎等等。要督促低熱患兒多注意休息,為其營造安靜的環境,保持空氣流通。低熱小兒應多飲水,飲食宜清淡,飲食以營養較高的蛋白質、維生素食物為主,不吃油膩食品。以下是不同低熱類型的調理方案,供家長參考。

  1、傷食低熱

  可用調理脾胃、消稱除滯法。常用中藥有胡黃連、山楂、槟榔、陳皮、茯苓、連翹、萊菔子、白術、山藥等。

  2、暑熱症

  可用清熱養陰消暑法,常用中藥有水牛角、蘆根、藿香、玄參、地骨皮等。

  3、病後低熱

  可用調氣補虛、養陰退熱法,常用中藥有太子參、白術、黃芪、葛根、黃芩、知母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嬰兒得了肝炎怎麼治療?

母親聽到新生兒患了新生兒肝炎很緊張。以為是吃了不干淨奶水傳染而來,還以為還會傳染給大人,所以護理他時總是小心翼翼的做好隔離防衛工作。其實除了乙型肝炎以外都是不傳染的。  新生兒肝炎是生後一個月以內就起病了,有許

父母須知學齡前孩童的逆反心理

導讀:學齡前孩子,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觀能動性的增強,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會一味服從,喜歡“鬧獨立”。家長如果不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一味訓斥、打罵,就會使他們產生兩種不良後果:或遇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