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重症肺炎,或者出現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性腦病等嚴重危及生命的並發症。小兒肺炎如治療不徹底,則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
誤區一:寶寶沒有發熱,就不是肺炎
並不是所有肺炎患兒都會發熱,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體、支原體性肺炎可無發熱或低熱現象。尤其是新生兒若患有肺炎,有可能會既沒有咳嗽也沒有體溫升高的症狀,父母千萬不可忽視。
誤區二:抗生素靜脈輸液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多數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真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或由過敏引起。濫用抗生素類藥物,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還容易引起種種不良反應。正確的做法是聽從醫生的分析,選擇合適的藥物。
誤區三:治了2天了一點起色都沒有,應該換一種藥物
其實有些治療並不是立竿見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時間。原則上,如果病情沒有惡化,需配合醫生堅持用藥3天,再評價療效,頻繁換藥不利於疾病控制。
誤區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發燒,咳嗽也好轉了就停掉。
需用多長時間抗生素,應根據病情、病原、個體情況而定,一定要聽從醫生指導,忌不規則用藥,用用停停會造成耐藥,從而導致遷延性或慢性肺炎。
誤區五:關窗捂被,擔心小兒受涼
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可減少空氣中的致病細菌,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作用,因此應該勤開窗戶通風。患兒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過熱會使患兒煩躁,導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難。
避開小兒肺炎的誤區,讓寶寶遠離肺炎的威脅。
![]() |
冬季寶寶不出門 能減少生病嗎?
冬季天氣變冷,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們,一般都會主張孩子少出門,理由是天氣太冷,室內外溫差大,寶寶自身抵抗力比較差,呆在家裡就會減少生病的幾率,等寶寶大了冬季再出門也不遲。可是作為80,90的寶媽們卻有著不同 |
![]() |
必需慎防兒童誤食“樟腦丸”
龍先生邀請了幾名同事及其家人到家裡做客。同事帶來了兩個孩子,三四歲左右,和龍先生的兒子聰聰差不多大。3個小男孩很快就玩在一起了。快到吃晚飯的時候,龍先生到房間裡找3個孩子,看到他們嘴巴裡都含著東西。龍先生問在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