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早期症狀
1、一般症狀
有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症狀,早期體溫為38~39℃,亦可高達40℃。除呼吸道症狀外,患兒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瀉等全身症狀。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
2、呼吸系統症狀
(1)咳嗽開始為頻繁的刺激性干咳,隨後咽喉部出現痰鳴音,咳嗽劇烈時可伴有嘔吐、嗆奶。
(2)呼吸道症狀及體征呼吸表淺增快,鼻翼煽動,部分患兒口周、指甲可有輕度發绀。肺部體征早期可不明顯,以後可聞及中小水泡音。合並胸腔積液時可有叩診實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3、其他系統的症狀與體征
(1)循環系統症狀嬰兒肺炎時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兒心率增至160~200次/分,肝髒短時間內增大或明顯增大、面色蒼白、口周發绀、四肢水腫、尿少,應考慮充血性心力衰竭。
(2)神經系統症狀①煩躁、嗜睡、凝視、斜視、眼球上翻。②昏睡,甚至昏迷、驚厥。③球結膜水腫。④瞳孔改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⑤呼吸節律不整。⑥前囟門膨脹,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除壓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稱為中毒性腦病。
(3)消化系統症狀肺炎患兒食欲下降、嘔吐、腹瀉、腹脹,嚴重者嘔吐物為咖啡色或便血,腸鳴音消失,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痺及中毒性肝炎。
小兒肺炎如何護理
1.要保持安靜、整潔的環境,保證病兒休息。
工作中常見到在患兒的身邊總是圍著許多的長輩親朋,這樣一方面由於人多吵鬧,不利於患兒休息,同時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積聚在內,污濁的空氣不利於肺炎的康復。因此,室內人員不要太多,探視者逗留時間不要太長,室內要經常定時通風換氣,使空氣流通,但應避免穿堂風,有利於肺炎的恢復。
2.按時服藥、打針,以免影響療效。
由於小兒抗病能力較差,尤其是小嬰兒病情容易反復,當家長發現小兒呼吸快,呼吸困難,口唇四周發青,面色蒼白或發绀時,說明患兒已缺氧,為病情加重的表現,必須及早搶救。
3.保持呼吸道通暢。
小兒患肺炎時,肺泡內氣體交換受到限制,體內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氣管、支氣管內有大量痰液,會影響空氣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長要及時為患兒清除鼻分泌物並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且要防止粘稠痰堵塞及奶汁、藥物嗆入引起窒息。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避免空氣干燥,有利於痰液咳出。
4.補充水分。
多喝水,能夠有利於痰液的排出和機體的正常運作。因此,媽媽們應該鼓勵患兒多飲水,幫助並指導患兒家長為患兒拍背、翻身,促進痰液的排出。並且,盡量母乳喂養,若人工喂養可根據其消化功能及病情決定奶量及濃度,如有腹瀉者給予脫脂奶,對幼兒或兒童宜供應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種維生素的飲食,恢復期病兒應給營養豐富,高熱量食物。對危重病兒不能進食者,給靜脈輸液補充熱量和水份。
5.體格鍛煉。
媽媽們可以經常帶寶寶到室外活動,但要保證活動地點要空氣清新。讓寶寶多曬太陽,提高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合理喂養,及時添加輔食,不偏食,不挑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預防接種,在流行性感冒時少到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
![]() |
成長心理:多動症診斷易誤判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沈曉明教授日前在做“教育中的醫學問題——一個發育兒科醫生眼中的心理教育”的演講時指出,有門診調查發現70%多動症被誤讀誤判,老師和家 |
![]() |
新生兒破傷風為什麼呼吸窘迫
症狀嚴重的破傷風病人,除了會頻發抽搐之外,往往還會有呼吸窘迫及發绀的反復出現。產生呼吸窘迫以及發绀的原因,大概是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①呼吸肌及腹壁肌痙攣 ②喉肌痙攣 ③胃內容物反流阻塞呼吸道 ④喉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