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法讓孩子多休息
高熱的孩子最好臥床休息,這樣可減少能量消耗,減少肌肉活動和熱量的產生。
若孩子在生病時也不愛躺在床上,則說明孩子的精神狀態良好,同時也可據此判斷出孩子的病較輕,可不勉強他睡覺。若寶寶患病時哭鬧不止,而一抱即安靜入睡的話,父母就應辛苦一點,整夜抱著孩子,好讓他乖乖地睡。
剛開始發燒,寶寶往往全身發抖,手腳冰冷、臉色蒼白,這時,可以用熱水袋,電熱褥等在床上加溫後讓孩子安睡。若孩子在炎熱的夏天發燒時,則應該打開窗子,使空氣流通。在孩子休息時,父母盡量不要去打擾他——頻繁地試體溫、喂水、喂藥也會使孩子感到疲勞。
2.多喝水
發燒時呼吸快,蒸發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水還可促使多排尿,通過排尿有利於降溫和毒素的排洩。最好飲用溫開水,有利於發汗。也可選用鹽開水。
3.多通風
居室空氣要流通,在夏天最好使室溫降低一些,這樣有助於體熱經傳導輻射散熱,有利於降溫。
4.物理降溫
可洗溫水澡,洗澡的水溫最好比體溫低1℃~2℃。畏寒、寒顫時不宜采用這些物理降溫方法。
5.觀察病情:
如果孩子雖然高熱,但面色紅潤精神好,家長就不用著急,也不必一天往醫院跑幾次,只要遵照醫生的囑咐,堅持服藥就行。如果孩子變得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出現頻繁嘔吐、腹瀉或頭痛,則要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反復發燒是病毒感染的一種症狀。寶寶經常會半夜發燒,清晨消退,只要病毒沒有控制,體溫就會有波動或反彈。
孩子發燒還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 |
預防小兒手足口病,從洗手開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為主要症狀 |
![]() |
小兒感冒的四大誤區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特別是現代城市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只要有一點小病小痛,做家長的就緊張得坐立不安,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生病。醫生提醒,現在的家長總希望孩子發熱時一用藥就立竿見影退燒,或動不動就打點滴,另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