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性疾病
如慢性心肝腎疾病、先天異常、嬰兒期慢性腹瀉等,易導致全身性發育遲緩。
2、喂養次數不夠頻繁
有些媽媽被告知每三、四個小時喂一次奶就夠了;還有一些媽媽誤以為寶寶應該按時喂奶,人為地制定寶寶的吃奶時間;而有極少數寶寶則天生比較安靜嗜睡,不是很積極地吃奶。
新生兒應該平均每24小時喂奶10到12次。有些寶寶不用吃這麼頻繁,有些寶寶卻需要更頻繁的哺乳才能夠成長。如果寶寶每天吃奶次數在10次以下而又體重增長緩慢,媽媽應該采取措施,增加喂奶次數,以增加寶寶對養分的攝取,也同時增進乳汁分泌量。
3、熱量攝取不足
有些媽媽的乳汁雖然十分充足,但是由於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沒有得到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即使小便數量正常,發育也良好,仍然會體重增長緩慢。有些時候是因為媽媽誤以為應該人為地限制寶寶對於每一邊乳房的吸吮時間;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
對於前一種情況,媽媽應該盡量讓寶寶長時間吸吮,讓寶寶決定什麼時候吃夠了,吃空一邊再換到另一邊。對於後一種情況,媽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喚醒寶寶繼續吃奶。比如先讓寶寶盡情吸吮,在瞌睡來臨時換到另一邊喂;還可以在寶寶將要睡著時換尿片,以便喚醒孩子。有些寶寶只需要一邊乳房的奶就吃飽了,有些則需要兩邊乳房的奶才能夠滿足成長的需要。
4、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吮效率不高
每次喂奶時,寶寶一開始的吸吮刺激媽媽的乳汁“下來”。媽媽乳汁“下來”之後,寶寶的每一次吸吮都應該伴隨著吞咽。最初的饑餓感被滿足後,寶寶的吸吮會緩慢下來。如果媽媽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可能寶寶沒有正確地銜住奶頭,也可能沒有進行有效吸吮。這時最好斷開,重新讓寶寶銜叼。
溫馨提示:寶寶的語言是最能體現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雖然寶寶們學語言的速度各有不同,但大部分都遵循一個基本規律(不過早產寶寶可能會慢幾周或幾個月)。如果你的寶寶好像在通常年齡的幾周後都沒有達到某些語言發育的裡程碑,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
![]() |
寶寶心理健康的5個標准
寶寶的心理健康是營養寶寶一生的事情,寶寶心理健康該如何衡量呢?下面的五條標准看看您的寶寶是否都滿足吧? 求知欲強。 這樣的孩子興趣廣泛,喜歡觀察事物,愛動腦筋,思維敏捷,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試,對新鮮事物反 |
![]() |
寶寶摔跤後如何檢查和急救?
1、骨折 家庭診斷:如果寶寶跌傷較重,會出現明顯骨折征象。 劇烈疼痛,患肢運動受限; 患區壓痛極為明顯; 患部出現腫脹,皮膚變色; 在關節脫位和嚴重骨折時,發生肢體變形。 相應對策: 如肢體活動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