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戳這裡,一分鐘教你看懂孩子的驗血單!

戳這裡,一分鐘教你看懂孩子的驗血單!

  血常規化驗單對醫生的診斷很重要,其實對孩子的家長來說也很重要。通過這張小小的化驗單,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了解孩子病情的發展,從而有針對性地護理。但是很多家長都看不懂血常規化驗單,門診醫生也沒有時間給家長詳細地解釋。

  第一,先來看化驗單中的第一項CRP。CRP就是C反應蛋白,很多大醫院都開展微量血CRP的檢查。這是一個初篩的檢查,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也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細胞出現的時間更早。同時CRP還是疾病全身反應的指標,如果數值高出正常值數倍,往往提示病人身體的多個髒器受到損傷。另外,CRP還和一些嚴重疾病有關系,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病、風濕熱等。

  第二,看白細胞(WBC)的數量,很多家長拿到化驗單只知道看白細胞高不高。一般來說,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大於10000,就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細胞的數值越高,說明細菌的毒力越強或者細菌的數量越多。

戳這裡,一分鐘教你看懂孩子的驗血單!

  但有時候白細胞特別高,不見得就一定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內還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他體內的淋巴細胞就特別高,所以白細胞總數也特別高,可能達到20000,甚至30000,實際上這裡面大部分是淋巴細胞,而不是中性粒細胞。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是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的組織中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了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從體積來看,從小到大依次為淋巴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第三,看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數值越高,說明疾病還在發展,有可能進一步加重。中性粒細胞主要是針對細菌的,當孩子的身體受到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就會增加,來殺死細菌。如果中性粒細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細胞百分率相應地就要升高,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如果它低於正常值,說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越低,說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嚴重。如果高於正常值,說明是細菌感染。有些孩子,他們體內的白細胞總數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很高,這預示著孩子的發熱會越來越厲害。

  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數值越高,說明孩子感染的次數越多。這個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復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數值都是400萬、500萬。

戳這裡,一分鐘教你看懂孩子的驗血單!

  第六,看嗜酸細胞(EOS)絕對值和嗜鹼性細胞(BASO)絕對值,它們是判斷孩子是否過敏的指標之一。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嗜酸性細胞絕對值是,正常值是乣,高出正常值很多,說明孩子過敏很嚴重,說明這個孩子這次生病是在過敏基礎上受到感染導致的。

  第七,看淋巴細胞絕對值和淋巴細胞百分率。淋巴細胞是干什麼的呢?淋巴細胞主要通過分泌抗體來對抗病毒的。如果這兩個值高出正常值,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單核細胞百分率和單核細胞絕對值。單核細胞是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對病毒和細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支原體感染,吞噬細胞就會第一個出現。單核細胞越高,說明孩子這次發熱的程度越嚴重,持續的時間也越長。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過10,如果孩子的單核細胞百分率超過18,他一定會高燒3天以上才能好轉,不管用什麼藥。

  溫馨提示

  化驗血常規很重要,這是判斷孩子的疾病嚴重程度和變化的一個可靠依據。拿到化驗單,家長要重點看以下幾項。

  看白細胞的數量,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大於10000,就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療。

  看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數值越高,說明孩子是細菌感染而且說明疾病還在發展,有可能進一步加重。

  看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如果它低於正常值,說明是病毒感染。

  看淋巴細胞絕對值和淋巴細胞百分率。如果這兩個值高出正常值,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看嗜酸細胞絕對值和嗜鹼性細胞絕對值,它們是判斷孩子是否過敏的指標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咳嗽嘔吐怎麼辦?

引起嘔吐的常見疾病  1、腸套疊  當小腸遠端被套入小腸近端的管腔裡,就會發生腸套疊現象。這種現象最容易發生在1歲以內的小兒中,特別是天氣寒冷時。一旦發生腸套疊,小兒除了劇烈腹痛和哭鬧外,還會伴有嘔吐和低燒症狀

了解小兒肺炎病的預防工作

   嬰幼兒應盡可能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宣傳兒童有呼吸道感染時不出門,流行季節少串門,不到公共場所去。父母感冒時應盡可能少接觸年幼子女,接觸時應帶口罩。   做好兒童的計劃免疫,特別是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