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3》剛開播,大家都還沉浸在五個萌娃帶來的歡笑聲中,就有不少人被湖南衛視制造出的爆點所擊中。針對林永健的中國式教育和夏克立的西方教育產生不同的看法,認為兩個爸爸之間產生了分歧,甚至發生了不愉快的沖突。正巧,有個作家寫了一篇名為《朋友要交林永健爸爸要選夏克立》的文章,被夏克立的經紀人轉發後,更是引來了全新的輿論狂潮。好好的一個親子綜藝節目,怎麼卻成了倆爹互撕了呢?
節目中,林永健因為給孩子排練,訓斥了調皮的大竣,導致大竣脫口而出:“你是魔鬼嗎?”隨後,林永健有些激動的回答:“我是你爹!”相信大家對這一幕並不陌生,這就是咱們最傳統的,中國式父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些都是中國式傳統父親對子女最最平凡的期待。而從中國的傳統來看,男主外女主內這種觀點早也已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在這種情況下,父親這個詞,就代表了更多的責任。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父親都是每天忙於工作,忙著去賺錢,去養家。試問,真正能做到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能有幾個?也確實因為此,而少了跟孩子的互動和溝通。雖然,中國式傳統父親對待孩子有些嚴厲,有的時候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承擔起和年齡不相符的責任。但是,咱們的傳統式父親,絕對是可以為孩子犧牲一切,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咱們可以看看身邊,看看自己的父親,是不是在默默的付出著,默默的為子女做著所有能做的一切。如果說這樣做就是強迫了孩子,那豈不是全中國的孩子都活在了壓迫裡?現在大家可以想一想,難道我們所有人的童年都不快樂嗎?都因為爸爸的嚴厲而抑郁了嗎?答案顯而易見。
其實,做爸爸,真的沒有對與錯。就像夏克立在微博上所說,大竣愛林永健,林永健也非常的疼大竣,這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的。事後,林永健也發出了自省,稱以後會跟其他優秀爸爸學習,努力的走進兒子的內心世界。其實,中國式父母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教育現象,爸爸們的這種慣性行為有時不單單是因為自己,也有整個大環境的作用。但是父母也應該逐漸地改正自己,杜絕以下不利於孩子的“坑娃”行為:
一、男人負責在外掙錢,相夫教子是妻子的職責
這種模式在很多家庭裡不難找到,有些爸爸終日忙於工作,從不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或學校活動,覺得賺錢養家才是身為父親該做的事,教育孩子自然是妻子的責任,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成龍的家庭就是一個例子。據房祖名曾經提到,小時候成龍忙於工作是不怎麼管教他的,有一次成龍突然想起去接他放學,在校門口等了很久都不見人,後來才得知原來房祖名已經上中學了,早就不在那個學校讀書。連兒子上中學很久了都不知道,可見成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有多不盡責,也就怨不得房祖名最後在獄中對成龍的各種“控訴”。
二、父權高高在上,不可觸碰
時代在轉變,中國傳統的這種“父權”觀念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家庭教育的發展,孩子更加渴望和父親當朋友,與父親交流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如果作為爸爸的你一直以嚴厲的面孔面對孩子,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和你產生隔閡,代溝也就此產生,一旦孩子有什麼問題不再求助於父親,也不與父親商量,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很多時候是直到孩子出了事,當父親的才開始追悔莫及。
三、男人天生就不會帶孩子
有些爸爸也覺得在家庭教育中自己的參與很重要,但是認為自身缺少媽媽身上的母性,而且感覺自己粗枝大葉的根本照顧不了小孩,缺乏耐心,最後簡單嘗試了一下就把孩子全程交給妻子照料,並且錯誤地以為就算自己怎麼努力,孩子一般都更喜歡粘著媽媽,於是就干脆放棄開始忙於工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卻不知在孩子眼中,你不陪我就是你不愛我,我自然和你不親了。
四、爸爸唱黑臉,媽媽唱白臉
在京劇臉譜中,黑臉表示嚴厲。在中國家庭教育中,此角色通常由父親去擔任;白臉表示調和,在家庭中多由媽媽來扮演此角色,“嚴父慈母”便是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但事實上扮演黑臉的一方往往無法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系,長期以往孩子會和這樣的父親產生距離感,同時會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父母,對母親更親近,對父親更疏遠,導致父親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
五、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模式
有些父親倒是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關心,采取嚴格的態度對待子女的學習生活,就像棍棒下出孝子一樣,習慣性否認孩子。記得曾經有一個孩子問孩教圈小編:“老師,你覺得我好看嗎?”小編說:“你很漂亮啊。”她說:“可是,在我看來,我是一個非常非常丑的女孩兒,沒有人會喜歡我,”小編非常驚訝,後來據了解才得知,從小到大她的父親對她都非常冷漠,孩子無論做什麼都認為她可以做得更好,從不給予表揚。小女孩學習成績倒是蠻好,就是有點自卑內向。
六、我這是為你好,你必須聽我的
不少家長都喜歡采取說教的方式,“為你好”成為他們的口頭禅。但事實上,榜樣的力量要遠勝於說教。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如果存在沖動控制問題,那麼其父親的行為總是很沖動,父親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如果自己做的不好,卻總是要求孩子要這樣那樣,其結果就是讓孩子不勝其煩,並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七、“子承父業”,沒實現的夢想是下一代的職責
這一類的父親大多身上有個共同的特點---“重男輕女”,女孩子嬌慣些無關緊要,但男孩就得承擔起大任。比方說,父親自身沒實現的願望,硬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強行加給兒子。小編就曾遇到過一位這樣的爸爸,年輕時沒考上某知名大學,便從小給孩子灌輸了這樣的理念:“你必須考上這所大學,爸爸一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孩子從小就背負重大的心理壓力,每次成績稍稍不理想就覺得辜負父親的含辛茹苦,長期以往焦慮的情緒便一直伴隨著他,整個人看起來也很沒朝氣。
八、習慣過度“包裝”自己,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每個孩子都有英雄情結,父親高大偉岸的形象也是小孩童年中最崇拜的對象,刻意在孩子面前樹立這種形象本事無可厚非,但這類爸爸顯然就做得有點過了。為了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榜樣,他們有意在孩子面前偽裝自己,就像曹禺的話劇《雷雨》中的父親周樸園一樣,俨然一個聖人模樣。當然小編並不是說這類父親就和周樸園一樣道德敗壞,但可以隱射到一個點就是,當孩子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父親並不是一直以來表現的那麼完美,各種不真實感一旦顯現出來,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不再信任自己的父親。
九、優越感爆棚,習慣在眾人面前“顯擺”自己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很多言行舉止都會深深影響到自己的孩子。當爸爸的在跟孩子的老師或是學生家長的交談中喜歡有意無意透露自己家室殷實,滿滿的優越感,習慣抬起眼皮看人,同時對孩子也過分寵溺,讓孩子產生一種和別人很不一樣的感覺,時間久了孩子在這種環境下也開始滋生自豪感和虛榮心,變得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向同學炫耀,慢慢的孩子在同學中開始受排擠,人際關系出現危機,家長著急自家小孩在學校不會交朋友,卻不知正是自己的行為“坑”了有樣學樣的小孩。
十、男人就應該有大男子主義,小男子漢要從小養成
小男子漢是不是從小養成的小編不知道,但一些父親大男子主義嚴重,用現在的話講便是直男癌晚期,覺得“三妻四妾”是所有男人共同的夢想,私生活不檢點,喜歡玩弄感情,並把各種不良的信息透露給孩子,有研究稱,這些男人的童年大多有一個出軌的爸爸,這樣一代影響一代,孩子除了整天面對爭吵不休的父母以外,接收著父親傳遞的各種這樣的信息,長大了變成什麼模樣也可想而知。
![]() |
小兒干性濕疹如何治療?
小兒干性濕疹應該如何治療呢?專家介紹說濕疹已經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種皮膚病了,干性濕疹是其中之一,干性濕疹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炎症。多見於6個月-1歲的小兒,由於個體差異,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的不同時期都有可能出現差 |
![]() |
小兒多動症不只是“多動”
敏敏今年上二年級,平時在家是個文靜、聽話的孩子,可老師卻經常反映孩子聽課容易走神,做事有始無終,作業拖拉,同齡孩子一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她要兩小時。老師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咨詢。經過一系列的病史問詢、檢查評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