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秋季寶寶飲食 避免“地雷”

秋季寶寶飲食 避免“地雷”

  誤區一:每天應給寶寶飲用一些鹽開水?

  事實上,我們成人及時在出汗很多的情況下,一天3克鹽已經足夠,而幼兒所需要的鹽更少,因此,不必擔心孩子出點汗,就會缺鹽。吃飯時,如果飯菜本來就口味重,最好不要再額外補充淡鹽水。幼兒還是應養成清淡少鹽飲食的習慣,這樣還可以進食點含鹽的湯類或羹類,即美味又補充鹽分。

  誤區二:吃水果容易拉肚子,不給孩子吃水果或加熱後再給孩子?

  水果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在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之後,水果讓我們享受相對健康的甜食的美味。水果是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來源之一,可預防幼兒便秘的發生;同時又是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加熱很容易造成維生素C的破壞。因此,無特殊情況,在夏秋季節,每天應給孩子吃適量的水果。水果不必加熱,但水果應新鮮,同時需要清洗干淨。

秋季寶寶飲食 避免“地雷”

  誤區三:家長擔心孩子中暑,多給孩子冷飲來降溫?

  夏季,一杯冷飲或一個冰淇淋讓孩子們頓感舒服。幼兒腸道功能相對較差,容易受涼而造成感染,出現腹瀉。因此,應盡量避免進食過多的冷飲類。冰淇林等冷食是用牛奶、蛋粉、糖等材料制成,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可誘發腹痛、腹瀉等病症。孩子自制能力差,這就需要家長的育和監管。當然,不同的孩子對冷的食物耐受不同,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對冷飲的適應能力。

  誤區四:立秋之後寶寶的不能吃瓜類食品了?

  立秋之後,由於天氣變涼,很多家長不敢給孩子吃瓜類了,認為會導致腹瀉。事實上,這種說法不夠確切。秋後的瓜類一樣可以吃,但需要注意適量,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瓜類從常溫放置一段時間,或在水裡泡一會兒,等接近常溫後食用。天涼了,胃腸道容易受涼而發生不適甚至腹瀉,所以不宜貪吃過多的涼瓜類,但不意味著不能吃瓜類食物了。

秋季寶寶飲食 避免“地雷”

  誤區五:食品只要加熱了,就不會發生食品中毒了?

  食品加熱不徹底,尤其是葷菜類,同樣會造成食物中毒。一位兒科主任醫師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9歲男童因發熱、嘔吐、膿血便就診,診斷為急性細菌性腸炎。大便細菌培養示沙門氏菌感染。放假幾天來,孩子幾乎不出門,都是在家吃飯,何以傳染上沙門氏菌?!仔細詢問得知,大人白天上班,孩子自己在家,中午用微波爐熱飯吃,近幾天中午吃的是漢堡包。這也許就是病菌來源”。這些活生生的案例再次給我們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夏秋季節要特別警惕食物中毒,不要給孩子吃未經徹底加熱的剩飯菜,尤其是葷菜。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不同類型腹瀉的食療方

A傷食型  症狀:寶寶有腹脹、腹痛,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欲減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只洗淨,連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鹽

嬰幼兒眼部受傷家庭急救常識

除了兒童自己有意識地保護眼睛,眼眶的骨組織、眨眼及眼睑防護性的反射動作,也在自然地保護著眼睛。眼睛一旦受到傷害,輕的經過治療即可痊愈;重者,尤其是外傷所致的傷害,如果救治、處理不當將會造成感染,最後導致失明。一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