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不是所有牛奶都適合寶寶喝的!看看吧

不是所有牛奶都適合寶寶喝的!看看吧

  新鮮的牛奶不適合一歲以內的寶寶喝

  牛奶和母乳中的蛋白質主要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為60:40,乳清蛋白占多數,所以寶寶容易消化吸收;而牛奶中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例為20:80,多數是酪蛋白,酪蛋白進入孩子的胃中會形成較大的乳凝塊,孩子很難消化和吸收;而配方奶粉是以牛奶為原料通過增加或減少各種營養素,以更接近母乳以滿足寶寶身體發育需求。

  過濃牛奶不要喝

  有些媽媽認為小嬰兒吃得越多就越健康,於是,增加奶粉的量,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准。殊不知,常吃過濃牛奶的嬰兒,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時間長了,寶寶的體重不但不能增加,嚴重時,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給媽咪支招:0-1歲的寶寶髒腑是十分嬌嫩的,承擔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奶粉沖調的太濃,會使營養成分的濃度升高,超出其胃腸道吸收的最大限度。因此提醒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沖調牛奶,一定要按照牛奶罐的沖調說明上的比例沖調,沖調的過少或過多都會對寶寶的健康會產生嚴重影響。

不是所有牛奶都適合寶寶喝的!看看吧

  不宜用微波爐長時間加熱

  經常聽到媽媽們說自己的寶寶喝奶總是喝不完,150毫升的牛奶還要分幾次喝。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不知道這剩下的冷牛奶是能給寶寶喝,還是不能喝?如果還能喝,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再喝又行不行?其實,微波爐加熱原理很簡單,利用微波引發牛奶內部水分子的劇烈震蕩,水分子間因為震蕩而彼此摩擦產生高溫高熱,使牛奶升溫。就其加熱原理來講,不會對營養物質產生很大的變化,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間不能過長。加熱時間過長,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由溶膠狀態變成凝膠狀態,導致沉積物出現,影響牛奶質量。同時,牛奶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牛奶的營養流失就越嚴重。給媽咪支招:根據寶寶的食量大小沖調牛奶,不夠再沖調一次。多試幾次,媽媽們一定能掌握寶寶的食量是多少了。

  加米粉牛奶不要喝

  寶寶喜歡吃米粉,媽媽就把米粉和牛奶攪勻放在奶瓶裡,這樣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嬰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最好用煮沸後放到合適溫度的水沖調,若加入其他如湯汁、米粉,改變了奶的配方,也減少了奶量。長期把米粉調在奶粉裡吸吮,也不利於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對日後進食會形成障礙。給媽咪支招:媽媽們在沖調奶粉時要根據說明沖調。若要添加其他食物,可在奶之外單獨添加。還有一點值得媽媽注意的是,給寶寶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養的方式,因為長期用奶瓶喂養不利於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雖然給寶寶用勺子喂麻煩了一點,時間也長了一點,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要堅持下去。

  加果汁牛奶不要喝

  一般小寶寶在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了,有些媽媽會選擇果汁作為輔食,甚至將少量果汁添加在奶中,讓寶寶一並喝下去,這樣做是不科學的。酸性水果如橘子、檸檬等含有果酸,果酸與奶中的蛋白質一旦結合就會發生凝結現象,就會影響奶的消化和吸收。給媽咪支招:給寶寶添加果汁,媽媽們千萬別偷懶喲!還是一小勺一小勺的喂吧!不僅鍛煉了寶寶的吞咽功能,還能讓寶寶及早的適應用勺子吃。

不是所有牛奶都適合寶寶喝的!看看吧

  加鈣粉牛奶不要喝

  有些寶寶父母圖省事,直接把鈣粉放在牛奶中,這樣看來好像寶寶奶也喝了,鈣也補了,其實不然。如果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奶中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了。給媽咪支招:一般鈣粉的補充可以選擇在下午與晚飯前的一段時間較適宜。

  加藥牛奶不要喝

  寶寶吃藥是個最讓爸媽們頭疼的難題。有些父母擔心藥物太苦會讓寶寶難以下咽,就在喂藥的時候摻一些牛奶改善口感,以便能讓寶寶順利吃下,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牛奶會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牛奶中還有許多鈣、鐵等離子,能生成穩定的結合物或難溶性的鹽,出現凝結現象,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藥物難以被胃腸道吸收,有些藥物甚至會被這些離子破壞。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甲肝的藥物治療方法是什麼

1、對症治療:黃疸型肝炎患者,早期臥床休息,給以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等。不能進食者,靜脈補液,供給足夠熱量,注意水電平衡,供給維生素C及維生素B族。有厭食者,給予多酶片、胃復安等

教您如何正確處理小孩兒的外傷

小兒皮膚薄嫩,5歲以下孩子的皮膚厚度僅為0.25-0.36毫米。當發生各種創傷後容易裂傷及缺損,如小刀、玻璃、玩具等銳器割傷;門窗擠壓所致指尖擠壓傷;玩耍不慎扭傷、跌傷等,在家中及托幼機構內經常會發生。了解一些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