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護理小兒多動症
1、從飲食上護理
在小兒飲食方面,家長都會有個誤區總認為葷食的營養高,應當多吃從而慢慢的培養出小孩愛吃葷食的習慣。這樣是不對的,因為葷食當中含有很高的脂肪,能量,相對的維生素就會少,這樣當小孩吃了過多的葷食,體內的能量就會變多,有時又用不完這樣就會造成小孩多動的情況。
2、室外運動要多做
多動症的孩子因為好動就會導致自己在寫作業的時候速度很慢而且還不集中精力,家長這時候就會控制小孩玩耍的時間,小孩則會越來越煩躁,不但沒有學到知識,而且還會很容易讓小孩產生厭學的心理。這時候家長應當多帶著小孩做一些運動量較大的運動,例如跑步,打球,溜冰等。這樣就會有效的消耗掉小孩過多的能量。
3、要有宣洩的機會
小孩也是有很多的煩惱的,當他們整天都在看書寫作業,還經常被批評的話他們的心裡也會煩躁,也會壓抑,所以有的時候小孩在家發就會發脾氣,在學校和同學爭吵,這是他們宣洩情緒的表現。這時候家長應當適當的放寬一些,有時間的話就帶著孩子一起玩耍和運動,這樣可以充分起到宣洩的作用。
4、培養興趣和愛好
有些家長如果發現小孩有多動症的話,就應該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並且慢慢的培養他們求知的欲望,同時也在教育他們學習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的,讓這些孩子把過多的精力花費在尋找知識的上面,變相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也為他們以後的學習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小孩為什麼會患多動症
1、遺傳
經研究、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支持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
2、神經遞質
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學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說,但尚沒有哪一種假說能完全解釋ADHD病因和發生機制。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
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激活。
4、環境因素
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後因素。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煙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後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癫痫、毒素和藥物。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平升高、血鋅水平降低與ADHD發生有關,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
父母關系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郁症,父親有沖動、反社會行為或物質成瘾,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發病誘因或症狀持續存在的原因。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多動症的統合訓練方法
多動症 |
![]() |
警惕:新生兒肚臍異常需診治
新生寶寶的臍帶護理 胎兒通過臍靜脈將營養物質傳遞給胎兒,又通過臍動脈將產生的廢物傳給母親,由母親代替排出體外。胎兒出生後,醫生將臍帶結扎,新生兒和母體正式“脫離關系”,成為獨立的人。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