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嬰幼兒時期保健護理五個要點

嬰幼兒時期保健護理五個要點

  斷乳的時間和方法

  在正常情況下,斷乳過程從4—6個月開始,8—12個月結束,通常需經歷幾周至幾個月的時間。

  嬰兒自出生至4—6個月內,生長發育速度很快,是體格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但此時嬰兒體質極為柔弱,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很不成熟,人乳不僅可為4—6個月以內嬰兒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且適合於幼嬰的消化功能,還含有各種免疫活性物質,可為嬰兒提供最佳營養和最佳的被動性保護。

  因此把人乳作為這段時間的最理想食物,而把生化結構及成分復雜的其它食物推遲到4—6月齡後再添加是合理的,以減少嬰兒發生胃腸道功能紊亂、食物過敏反應及感染性疾病的危險。

  在逐步添加斷奶食品的條件下,出生後8—12個月是完全脫離母乳的時間,母乳喂養如持續時間過長,不僅會引起營養不足,還會使嬰兒眷念母乳而拒絕嘗試其它食物,繼而發生厭食、偏食,這是導致營養不良的常見原因。

  在嬰兒患病、身體不佳或天氣炎熱情況下,可適當延長母乳喂養時間。在乳品缺乏或不易獲得動物性食品的地區,如母乳尚多,可推遲至1.5歲到2歲停止母乳喂養,但需同時加強訓練,以適應其它食物。

  斷乳為一有計劃的自然過程,斷奶食品數量和品種由少到多,逐漸減少母乳喂養次數,直至完全不吃母乳。驟然斷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這樣突然完全改變嬰兒的飲食內容,嬰兒不能完全適應,常引起拒食或消化功能紊亂,代謝失調而造成營養不良。

  嬰幼兒兒常聽音樂的利弊

  從胎兒開始音樂已與小兒有著密切的關系。英國一些精神病學家認為,懷孕12周後,胎兒對人的語言還沒有什麼反應,但他們已能“聽懂”音樂。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音樂是嬰兒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前言語方式。優美動聽和“多愁善感”的音樂對新生兒能起良好的作用,他們能很快安靜下來並不再哭鬧。美國一項臨床試驗表明,給處於躁動狀態的早產兒播放音樂,在最初的十分鐘內,早產兒的氧氣飽和度上升、心跳和血壓下降至正常值,可見,音樂起到安撫作用。一些研究指出:“2個月時,嬰兒還躺著不動,但如果有人唱歌或演奏樂器,就會立刻吸引嬰兒的注意,到5個月時,這種注意可保持1.5小時。”一些研究者發現:1歲前(1—11個月)的嬰兒對管弦樂和合唱的反應常是通過身體和臉面來表現的。

  雖然,音樂能引起嬰兒的反應,給嬰兒聽優美動聽的音樂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有些科學家認為,給嬰兒常聽音樂可能有害。如嬰兒常聽音樂可能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會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故專家表示,在嬰兒牙牙學語的年紀,父母不能每天長時間給嬰兒聽音樂,否則,會喪失學習語言的環境,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語言及說話的興趣,反而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有人認為,嬰兒不宜長時間聽節奏明快、優美動聽的立體聲音樂。這是因為嬰兒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階段,鼓膜、中耳聽骨以及內耳聽覺細胞都很脆弱,對聲波的敏感度很強,很容易發生聽覺疲勞。例如嬰兒帶上立體聲耳機收聽音樂,由於音量較大、耳機閉塞外耳道口,立體聲音樂進人耳道內沒有絲毫的緩和與回旋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聽覺器官,時間一長,就會使孩子的聽力受影響。還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醫學家認為,收聽立體聲音樂或使用立體聲耳機的孩子,年齡越小,聽覺器官受到的危害也就越嚴重。

  綜上所述,父母在給嬰幼兒聽音樂時要十分慎重,一不要給孩子較長時間聽音樂,二不要給小兒聽立體聲音樂,更不要讓孩子用耳機聽,以防對孩子造成危害。而不能發揮音樂對小兒的良好作用。

  如何防“對眼”

嬰幼兒時期保健護理五個要點

  “對眼”,又稱為斗雞眼,孩子若形成對眼之後,長大後會直接影響面部美容。為此,在嬰兒期應注意預防,以防止形成對眼。今刊登預防方法供年輕的媽媽們參考。

  (1)促進嬰兒眼珠轉動。從嬰兒的視力發育特點來看,孩子在出生2個月後,視力增強,已能注視周圍的人和物,這時,嬰兒如果睡在搖籃裡,不能在距搖籃1.5米以內的空間擺設玩具、物件等任何東西。有的年輕母親常在搖籃的前上方,持1個不動的玩具以逗孩子,由於距嬰兒的眼睛很近,孩子較長時間注視,眼球不動,因此,時間長了就很易形成對眼。若要擺設玩具、物件,必須在1.5米以外,不能只擺1件,而應擺幾件,兩件之間還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以便孩子輪流著看玩具或物件,促進嬰兒的眼珠不斷轉動,防止對眼。

  (2)增加眼球轉動頻率。將嬰兒放在搖籃內的時間不能太長,大人應過一段時間就將嬰兒抱起來,轉一轉,讓孩子能看到周圍的事物,而產生好奇心理,以增加嬰兒的眼球轉動頻率。

  年輕的父母們,只要經常注意以上兩點,就可以預防孩子的對眼。如果孩子萬一已形成了對眼,父母們也不要著急,更不要到處求醫、亂治,可待孩子長到10歲左右,到條件較好的醫院作矯正術,多能得到較好的糾正。

  嬰幼兒忌用氯霉素眼藥水

  氯霉素眼藥水和氯霉素片劑一樣,也有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灰嬰綜合征”的危險。有的家長因不了解氯霉素眼藥水的毒性反應,擅自給嬰兒使用,結果會引起中毒。

  氯霉素眼藥水中氯霉素含量雖然很低,但嬰兒組織柔嫩、黏膜血管豐富,對藥物吸收迅速,加之其肝腎功能發育不健全,肝髒缺乏分解、破壞氯霉素的葡萄糖酸轉移酶,而且,腎髒對藥物的排洩能力較差,所以嬰兒長時間頻繁使用氯霉素眼藥水,可通過局部黏膜迅速吸收並在血液中儲積。

  氯霉素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可抑制骨髓造血系統,引起進行性貧血、出血傾向和反復感染,甚至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若血中氯霉素濃度過高,會損害心肌組織,引起循環衰竭,導致“灰嬰綜合征”,表現為面色青灰、體溫降低和休克。

  因此,為了小兒的安全和健康,一般情況下,嬰幼兒不宜使用氯霉素眼藥水。

  嬰幼兒忌吃泡泡糖

  泡泡糖是以天然樹膠或甘油樹脂型的食物塑料,作為膠體的基礎,同時加入糖粉、澱粉、糖漿、薄荷或留蘭香精等,經調和、壓制而成。

  泡泡糖在口中咀嚼時,其中的糖類及香料被唾液溶解,具有清涼爽口的味道。而它的膠基是一種增水性膠體,不能被唾液所溶解,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可塑性。這種膠基比一般膠母糖的膠基具有更大的黏著力和柔軟性。因此,可以在口中較長時間咀嚼,並可以吹泡。

  可是嬰幼兒則不適宜吃泡泡糖。一是嬰幼兒年齡小,不會吹泡。二是嬰幼兒自制能力差,在嘴裡含著,很容易把膠基咽下去,如卡住氣管或食管,會給嬰幼兒造成痛苦,給家長帶來麻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哪些孩子不能接種麻疹疫苗

1、麻疹疫苗的接種禁忌是什麼  預防接種前,請家長務必了解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態並如實告知接種醫生。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況,不能接種麻疹疫苗:  (1)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以及抗生素過敏者(如對硫酸慶

小兒便秘的治療策略

由於便秘會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所以,對正在快速生長發育的寶寶身高、體重及組織器官的發育影響很大,寶寶出現便秘後,媽咪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有效的治療策略。  萬全之策一  小寶寶出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