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家有多動症兒童要趁著暑期早干預

家有多動症兒童要趁著暑期早干預

  多動症危害兒童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並非順乎人意,生活中有這樣一些兒童:上課總是不專心聽講,心不在焉,寫作業時寫一會兒玩一會兒,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不守紀律,惹是生非;還常犯粗心大意的毛病。老師常常批評他,家長也屢次開導教育,可孩子卻一如既往,毫無進步。其實,給家長們帶來苦惱的是一種兒童期常見的疾病——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學齡兒童的患病率大約為5%-10%,男孩的發病率是女孩的3倍。患有多動症的孩子智能正常,有的還非常聰明,也並非道德品質有問題和單純教養不良所致。究其病因十分復雜,是多種內、外因共同作用導致的大腦功能障礙。約有75%-85%的多動症兒童伴有學習困難。小學低年級時,由於功課較簡單,孩子的智力水平較高等因素,使得學習困難並不明顯,但長此以往,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增大,孩子的成績就會每況愈下,甚至出現不及格或留級的現象。長期的學習成績不良、家長和老師的指責會使孩子自我評價降低,缺乏自信,對學習喪失興趣,出現厭學、焦慮、抑郁、對立違抗等其他心理行為障礙,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多動症的孩子在學齡前期會有一些早期表現:不會按照老師要求行事,易興奮,不守紀律,易對抗;不能專心玩一個玩具、看一本書;不按照游戲規則進行,隨心所欲,不與人合作;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不午睡等。

  另外,多動症還有兩大典型症狀:注意缺陷和多動、沖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一些現象:常常忽視小節、粗心犯錯;難以維持注意力;難以與人交流(心不在焉);往往無法按指令做事;組織協調能力差;常常丟三落四;易受外界刺激分心;日常生活常常遺失生活和工作物品;常常不分場合四處跑動和攀爬;往往難以安靜地游戲或參加業余活動;總是像裝了馬達一樣忙碌不停;時常干擾和打斷別人。

  正確對待多動症

家有多動症兒童要趁著暑期早干預

  以往認為,多動症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但根據專家們長期追蹤觀察發現:僅部分多動症患兒可自愈,多數患兒的症狀可延續至成年;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後上,可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目前醫學界一致的看法是:多動症應及早治療,綜合治療。

  首先,家長和老師應統一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兒童多動症是病態,不應被視為“笨,不聽話”而受到歧視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傷。

  第二,對於學齡前兒童,主要是實施教育及行為治療,很少需要藥物治療。因為在較小的兒童藥物治療副作用較明顯,還可能出現分離性焦慮,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造成管理上更加困難。

  第三,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復雜的、可引起多種問題的精神障礙。任何單一的治療往往難以達到顯著持久的效果,需要綜合的、多方位的治療,並根據兒童的不同表現制定治療方案。

  第四,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生)互相配合。

  目前進行的綜合治療方法有:腦電生物反饋訓練;3.3.3學習能力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平衡訓練;兒童個體心理行為輔導,團體游戲;家長訪談;與學校建立聯系卡,以得到學校的合作。

  家庭干預很重要

  家長在了解多動症的特點之後,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不要過分嚴格,更不能苛求孩子,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然後先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譬如培養孩子從靜坐、專注地干一件事開始;其次,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遷就兒童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影、電視至深夜等;然後讓孩子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長要耐心地反復地進行教育和幫助,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最後幫助孩子釋放多余的精力,家長可以不定期地帶孩子出去郊游、逛公園,或者在孩子的假期帶孩子做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戶外運動。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孩子做出成績或者取得進步時一定要給予肯定甚至獎勵,以期用導向性的獎勵行為鼓勵孩子配合家長和醫生的治療方向。總之,要多方面著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幫助和教育孩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脫臼時的急救處理方式

眾所周知,當孩子的關節受到外來強力撞擊,就會發生脫臼,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應該如何做好正確的急救處理呢?本文就來告訴大家寶寶脫臼時的急救處理方式,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最常發生脫臼症狀是肘內障,就是關節肌肉脫離

相處得好會成為受信任的人

孩子們也因不能很好地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而頭疼。類似於因為被誰刁難不想去上學或是不喜歡現在的同桌之類的吵鬧,孩子們為處理好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所費的心思也不少。一般來講,和朋友的關系處理得好的孩子,在學校生活中更具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