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琴童九個近視”?
不光普通人對練琴是否傷眼很困惑,就在專業醫生中間,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早前,一篇《七成以上琴童有近視,鋼琴是最傷眼樂器?》的報道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爭議,文章介紹,一位8歲男孩每天練琴5小時拿下鋼琴十級,眼睛經電腦驗光竟達1200度。報道中稱,接診男孩的眼科醫生表示,70%以上的琴童都患有近視,一般學琴後第三年開始發生。還有眼科醫生甚至提到眼科界有“十個琴童九個近視”的說法。
專家表示,“目前還沒有流行病學統計數據能證明練鋼琴與近視存在直接關系,從我們臨床接診情況看,琴童中近視者確實較為常見。”不過以此將“練鋼琴”與“近視”劃等號並不合適,因為近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有一定復雜性。
過早、過度用眼是根源
正所謂“出名要趁早”,目前學彈鋼琴差不多都是學齡前的兒童。“我女兒6周歲才開始學琴,琴行的老師說有點晚,她說3-5周歲是開始學鋼琴的黃金期。”一位家長抱怨說。但通常,學齡前兒童眼球發育正處於黃金期,孩子的視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過早練琴,同時又不注意保護視力,孩子發生近視的幾率比較高。
廣東省人民醫院眼科眼防所主任醫師曾錦介紹,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視力較弱,其眼軸較短,雙眼都處於遠視狀態;一般3至4歲的孩子都有200度左右的生理性遠視;隨著生長發育,視力逐漸趨於正常,小孩長到7-8歲的時候,眼球的大小基本定型了,眼軸的大小已接近了成人水平,這一個過程被稱為“正視化過程。”
黃仲委還談到,琴譜的字通常比較小,孩子練琴過程中邊看琴譜、邊看鍵盤,而且是近距離長時間看,更容易讓人視疲勞。過早且長時間的過度練琴,會加速眼球正視化發育,過早消耗光原有的遠視,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比較容易出現近視。還有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視,有高度近視家族史,孩子近視幾率高。
簡而言之,看似是練琴造成孩子近視,其實後面存在孩子過早練琴、近距離過度用眼等多種因素疊加,最後出現孩子近視。
不懂用眼常識,許多熱門項目都傷眼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讓不少家長幫孩子早早就報了各種興趣班。不少家長都會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鋼琴和畫畫更是成為熱門。專家提醒,學齡前是眼睛發育的關鍵期,這個階段過度用眼,對孩子的眼睛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學鋼琴,畫畫、練字等都可能造成用眼過度。”
孩子在6歲之前,視力是比較脆弱的,因此,在此之前,並不提倡過早地讓孩子多用眼,比如學習認字、學樂器看琴譜等,這些都很可能讓孩子過早地出現近視。想讓孩子學習鋼琴等樂器,可以在學習之前到醫院去做屈光檢查,看看孩子是否有容易近視的可能。已經在學習鋼琴的孩子,除了定期檢查視力之外,家長還應注意孩子練琴時背景燈光的調節、將五線譜放大、練琴期間要讓眼睛適當休息等。
孩子練琴如何護眼?
將近視完全怪罪於練琴並不客觀,黃仲委教授表示,因此不讓孩子練琴也不現實,家長們可以在練琴過程中,通過一些措施幫助孩子保護視力,從而降低近視的發生。
1.放大琴譜。鋼琴譜的原版印刷一般都比較小而密集,孩子邊看琴譜邊看鍵盤,眼睛有些吃力,家長最好把琴譜用放大號字體復印下來給孩子使用;
2.調整燈光。練琴房的光線不要太暗,可以配備一盞護眼的台燈專門照射琴譜。
3.控制時間。每次學琴和練琴的時間都應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一星期2-3次是比較合理的練琴頻率。
4.適當戶外運動、望遠。適當戶外活動,對孩子全身各器官發育都很重要,無論練琴還是學習、讀書,都需要勞逸結合,戶外活動、望遠可讓眼睛放松。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父母注意了 寶寶腹瀉小心是輪狀病毒性腸炎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節氣過後,晝夜溫差變大,標志著秋天正式到來。而在這個季節,寶寶“秋季腹瀉”也來勢凶猛,這種腹瀉常見的病因是感染了輪狀病毒,6個月 |
![]() |
兒童便秘不可以忽視 三種方法巧妙緩解
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上課時間不能隨時排便,於是憋住大便,導致便秘。有意識地抑制排便可使排便刺激消失,糞便因此變干,排便痛苦,這種情況又可進一步抑制排便。 了解不同年齡孩子的排便規律 不同的年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