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期待:

聖誕節到來之際,我帶她看那些布置很考究的聖誕屋和聖誕樹,並告訴她聖誕節那天,聖誕爺爺要送每個乖孩子一件最喜歡的禮物。於是,她就開始天天問聖誕節到了嗎。聖誕節前夜,我告訴她“寶寶明天就是聖誕節了,記住明天一早醒來時,翻開枕頭底下就會看到聖誕爺爺給你的禮物”於是我乘她睡看時,悄悄地把一直巧克力放到她的枕頭底下。第二天早上我還沒醒,她就激動地叫:“媽媽來看,聖誕爺爺送給我禮物了!”那意外的驚喜、期盼的實現使得她那一天是洋溢著快樂。
期待與失落:

一天女兒趴在我的身上說:媽媽和我玩吧。”她那雙期盼的眼睛,我根本沒有勇氣拒絕她的要求,但那天我真的抽不出時間,便以商量的口氣對女兒說:“媽媽今天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明天媽媽一定陪寶寶好好的玩,我帶你去坐音樂車好不好?”她頓悍高興得又是拍手又是跳躍。第二天,到了游樂場,我給女兒10塊錢,讓她自己交給賣音樂車硬幣的阿姨,但遺憾的是賣完了!女兒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不甘心地問服務員:還有空著的音樂車怎麼會賣完呢?那位小姐解釋到,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玩不著,便買很多存起來以備用。我當時立即有一念頭去找哪位家長賣給我們,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女兒那失落的神態。但是一轉念又改變了主意,便蹲下來以商量的口吻對女兒說:“你看,我們來晚了,沒有硬幣了,媽媽也很難過,但是沒有辦法。媽媽帶您去吃你最愛吃的奶油蛋糕吧,我們明天來早早的,肯定能玩到,到時候我讓你玩多多的……”我當時之所以改變主意是想讓女兒明白不是“我”想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想讓女兒體會“失落”、感覺“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