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如何幫助寶寶完成依戀轉變

如何幫助寶寶完成依戀轉變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剛出生時,在心理上並不能認識到有一個外部世界,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心靈中,類似於一種自閉,被稱為原型的自戀狀態。這種狀態一般會持續兩個月,這段時間,孩子的心理成長最主要任務就是完成依戀狀態轉移,即由對自我的依戀,向對母親的依戀或他人的依戀轉變。

  如何幫助寶寶完成依戀轉變     在這個時期,假如母親性情暴躁,動作不細致,對孩子疏於照管,經常讓孩子處於口渴、饑餓、寒冷、潮濕等不安狀態,那麼孩子就不能與人形成良好依戀。這種情況還會使孩子出現心理發展滯後的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自閉。     那麼,家長一改怎樣幫助孩子完成幼兒期的這種依戀轉變呢?     由此可見,幼兒期孩子心理依戀的完成,僅僅是有食物吃是完全不夠的,他們還需要父母的擁抱、親吻、愛撫等肢體撫慰,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父母的接納、溫暖和愛。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才能與父母、與他人,形成信任、安定、親密的依戀關系,才能形成活潑、熱情、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事實上,這段時期孩子依戀的完成,一般都是媽媽協助他們完成的。除哺乳、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環境外,還需要媽媽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愛撫、擁抱和親吻,並不時地輕聲與孩子“說話”,讓孩子感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感知母親的存在,感知他物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理依戀就能很好的完成。   如何幫助寶寶完成依戀轉變     當然,還有很多的媽媽由於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而擔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完成這種依戀。其實,媽媽們的這種擔憂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雖然嬰兒不會火花,但是他會用表情來表示他內心的感受和欲望,例如,饑餓時,他會大聲哭鬧,而高興時,他又會手舞足蹈,所以,由於孩子的這種表達,大人要給給予積極的反應,當孩子哭鬧時,要即使通過哺乳、愛撫等安慰孩子;當孩子高興時,家長也要通過說話、動作等,讓孩子明白,你在分享他的快樂。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一些家庭由於某種原因,媽媽不能陪在孩子旁邊,而孩子對媽媽並沒有依戀。出現這種情況,媽媽也不必過分擔憂。實際上,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可以補償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補償必須在孩子5歲之前完成。否則,這將不利於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也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看小兒便便 寶寶便秘自療不同法

小兒通常也有排便上的困難,如大便干硬,排便時哭鬧費力,大便次數減少等。家長除應給小兒多吃蔬菜水果,促進大腸蠕動、加速排便以外,對小兒功能性便秘還可以自我藥療。  小兒便秘可以短期使用軟便劑,但不宜長期使用,否則

寶寶發燒為何手腳發涼?

3歲的明明因為著涼感冒發起高燒來,腦門和身上很燙,但小手和小腳卻是冰涼的,媽媽很納悶,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經常見到,孩子本來發高燒卻手足冰冷,待體溫逐漸下降後,手腳又慢慢熱起來,其實這是一種假冷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