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除了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身心健康會讓孩子受用一生,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負累。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呢?
1.不過分關心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隨時隨地孩子都擁有自己的思維和行動,父母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也不要過多地關心孩子,不要讓孩子養成以自為我中心的不良習慣。
2.不賄賂孩子
成人之間因利益關系所存在的那一套不要用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世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遠不比成人,所以不要輕易去因某一件小事而去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力與義務之間的關系,每個人都在正直為人。
3.不溺愛孩子
太多的溺愛孩子會讓孩子失去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他們在看似一帆風順的成長之路上,必然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過於溺愛只會讓他們失去生存的本領。多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讓他們在挫折之中成長,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和生存的艱難,為健康心理打下好的基礎。
4.不太過於苛刻
有些父母對孩子太過於嚴格,一丁點小事就對孩子大加責罰,使得孩子從小失去自信心,在自卑、膽小怕事之中長大,形成不好的心理。
5.不強迫孩子做不喜歡做的事情
要知道哪時有壓迫,哪裡就會反抗。正在因為童年時代父母對於孩子過多的壓迫他們去做一些他們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他們的心裡便埋下了可怕的種子,如果有一天發洩出來的話,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6.不在別人面前嘲笑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自尊,並且是很強的自尊。他們很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有些父母卻愚蠢地在他人面前嘲笑自己的孩子,從而導致了孩子心裡充滿了怨恨,這樣子的心理為日後不健康的心理埋下了導火索。
7.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喜怒無常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搞不懂大人的世界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喜怒無常,一分鐘前還哈哈大笑,一分鐘後就對著孩子勃然大怒。孩子在這樣子的家庭環境之中,不得精神分裂症已經很好了。
![]() |
五妙招讓哭鬧的寶寶安靜下來
研究表明,約有一半的新生兒一天之中哭鬧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有五分之一的新生兒無休止的號啕大哭反復發作,常常令初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束手無策。更為嚴重的是,新生兒的持續啼哭聲易導致產婦產生疲勞感和絕望感而患上產後憂 |
![]() |
猶太人是如何教孩子的?!令你腦洞大開
正文 為什麼說“世界的錢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這句話,我是在認識了老馬(Matthew)之後,才真的懂了。 老馬他爸從小就灌輸他們生意經,頭一次聽我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