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兒期:信賴-不信賴
此階段,嬰兒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嬰兒與親人之間沒有建立依賴關系,就會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狀態,出現情緒問題。
2、幼兒期:自主感-羞愧
及懷疑自我意識萌芽,但飲食和大小便等還要依賴成人,所以,在此時寶寶身上,“違拗性”與“依賴性”會交替出現。
3、學齡前期:主動-內疚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主動性加強,但當主動行動遭到失敗時可產生失望與內疚的心情。
4、學齡期:勤奮-自卑
當孩子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孩子不能發現自己勤奮的潛力,則將產生自卑。
5、青春期:身份感-身份混淆
青春期孩子的體格、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都在變化,如果在感情問題、伙伴關系、職業選擇、道德價值等問題上處理不當,即可產生身份紊亂。
好性格需要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環境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特別重要的作用。要想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性格,父母應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家庭氣氛:和睦、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相反,父母間爭吵、隔閡、猜疑甚至關系破裂(父母離異或父母病故)的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
家庭結構:有研究表明,來自兩代人家庭的孩子在好奇心、堅持性、伙伴威望、與人關系及對勞動態度上均優於來自三代人家庭的孩子。這主要與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等因素有關。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獨生子女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容易使他們形成任性、不關心別人、自私等不良行為。但如果有意識地進行正確引導,也可使他們形成尊敬師長、關心同伴、不挑食、愛勞動等良好性格。
此外,父母文化、職業、家庭經濟狀況等對孩子性格亦有一定影響。
![]() |
小兒腹瀉的中醫診療方法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6個月~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小兒腹 |
![]() |
淺談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及矯正
一懶惰心理的表現 1.思想方面的懶惰 懶惰的人常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例如:有懶惰心理的學生在完成當天作業時,常找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邊玩邊學,時間晚了,就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