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發因素
嬰幼兒時期容易發生肺炎是由於呼吸系統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黏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易於充血,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少,肺含氣量少,易為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齡階段免疫學上也有弱點,防御功能尚未充分發展,容易發生傳染病、營養不良、佝偻病等疾患。這些內在因素不但使嬰幼兒容易發生肺炎,並且比較嚴重。1歲以下嬰兒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於擴散、融合並延及兩肺。年齡較大及體質較強的幼兒,機體反應性逐漸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強,肺炎往往出現較大的病灶,如局限於一葉則為大葉肺炎。
2.病原菌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均可誘發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但以細菌和病毒為主,其中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RSV最為常見。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等發達國家普遍接種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因而流感嗜血桿菌所致肺炎已明顯減少。一般支氣管肺炎大部分由於肺炎球菌所致,占細菌性肺炎的90%以上。其他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流感桿菌、大腸埃希桿菌、肺炎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則較少見。肺炎球菌至少有86個不同血清型,都對青霉素敏感,所以目前分型對治療的意義不大。較常見肺炎球菌型別是第14、18、19、23等型。有毒力的肺炎球菌均帶莢膜,含有型特異性多糖,因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而無症狀的肺炎球菌致病型的攜帶者在散播感染方面起到比肺炎病人更重要的作用。此病一般為散發,但在集體托幼機構有時可有流行。β溶血性鏈球菌往往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為繼發感染出現。凝固酶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小兒重症肺炎的常見病原菌,但白色葡萄球菌肺炎近幾年來有增多趨勢。流感桿菌引起的肺炎常繼發於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或敗血症,3歲以前較為多見。大腸埃希桿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見於新生兒及營養不良的嬰兒,但在近年來大量應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此病與葡萄球菌肺炎一樣,可繼發於其他重病的過程中。肺炎桿菌肺炎及銅綠假單胞菌肺炎較少見,一般均為繼發性。間質性支氣管肺炎大多數由於病毒所致,主要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麻疹病程中常並發細菌性肺炎,但麻疹病毒本身亦可引起肺炎。曾自無細菌感染的麻疹肺炎早期死亡者肺內分離出麻疹病毒。間質性支氣管肺炎也可由於流感桿菌、百日咳桿菌、草綠色鏈球菌中某些型別及肺炎支原體所引起。
![]() |
孩子最想爸媽懂的27句心裡話
孩子的心聲你都理解嗎?當你望子成龍心切,對他們喋喋不休的時候,可知道孩子有27句話最想你懂?建議家長讀懂這27句話,先成為孩子的朋友,再成為他們的老師。 作為父母,你知道孩子們在想些什麼嗎?你知道孩子心底的真 |
![]() |
寶寶秋季夜咳或與氣候有關
兒科專家表示,寶寶秋季夜咳可能和氣候有關,一般不需用藥,但如果寶寶長期咳嗽不好,則可能是哮喘,建議家長帶孩子及時就醫。 寶寶夜間偶爾咳嗽無需用藥 有家長反映,寶寶入秋後晚上睡覺會干咳,白天比較少,這種情況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