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這種病症,家長可以通過調整日常飲食習慣,配合藥物治療,注意衛生清潔工作,以便減緩孩子病情。如果症狀較輕,就可以再觀察觀察,家長不必焦急。但是,通常說來,小孩子身上出現了紅疹還是應該及時就醫:
日常飲食
不要給寶寶吃過多的食物,以免消化不良。
· 牛奶過敏。如果懷疑孩子是對牛奶過敏的話,可以將牛奶煮沸,並且時間可以稍微久一點,讓其中的蛋白質變性。這樣的話,就可以減少過敏原。當然,家長也可以為孩子選擇低敏配方的奶粉。倘若病情非常嚴重的話,就需要使用配方經過特別調整的特殊奶粉了,必要時可以使用羊奶、豆漿等進行替代。
· 蛋白過敏。倘若懷疑是對蛋白過敏的話,那每次給孩子喂雞蛋時,就只喂蛋黃,或者先喂少量的蛋白,再酌情增加食用量。哺乳的媽媽就應該暫時不吃雞蛋。
抗組織胺類藥物
· 有鎮靜作用的藥物。家長可以給患兒單獨服用此類藥物,如撲爾敏片、非那根、苯海拉明、異丙嗪等,也可以將上述藥物輪流服用。這些藥物都具有較強的止癢功效、抗過敏功效,而且具有鎮靜功效,但程度不一。
· 非鎮靜作用的藥物。像片劑型或者口服液類型的息斯敏、特非那定片等都是可以的。
注意:有鎮靜功效的要比非鎮靜作用的藥物要好。
皮質類固醇激素
對於此病,無論是內服還是注射類型的藥物,都能快速見效,均能夠起到抗炎止癢的效果。但是家長要注意,如果不再使用此類藥物後,病情容易復發,達不到根治的程度,而且長時間的使用會產生依賴性以及許多負面影響。所以,家長應該謹慎使用。倘若身體部位大面積起急性濕疹,並且其他治療方案作用不大,建議內服強的松,但是不要長時間服用,畢竟這屬於激素類,在孩子情況減輕後,就應該減少用量。
抗生素
這類藥物只在局部繼發性感染或者淋巴結感染、白細胞增多、機體溫度升高的患兒身上。通常情況下,肌肉注射青霉素或者內服紅霉素或者復方新諾明等。
日常護理
(1)在氣溫悶熱時,家長就不應該給孩子穿太多的衣物,流汗後也應該記得給孩子換衣服。
(2)病情輕的患兒,家長可以給他少量地塗點痱子水或者撲點爽身粉,盡量讓孩子的肌膚保持干淨舒爽,有利於肌膚的恢復;對於病情重的患兒,痱子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夠減輕病症。
(3)孩子每天沐浴的次數也不要過多,一天一次即可,在洗完澡後應當為他擦干身體並塗上潤膚乳,保持肌膚舒爽。
(4)在平時的生活環境裡,家長要避免孩子接觸到過敏原,像塵螨等。因此,家長不妨使用防塵螨家具、空氣淨化器、除濕工具等來加強保持效果。
![]() |
謹防小兒患“夏季熱”
小兒“夏季熱”,醫學上稱為“暑熱症”,是炎夏酷暑時節,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多見於半歲至3歲的小兒,主要由於小兒身體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不能很好地維持 |
![]() |
關於小兒腹瀉的種類分析
判斷小兒是否腹瀉,不能單憑大便次數是否增多,還要看大便量是否增加和大便性質是否改變。僅排便次數增多,大便依然是成形的,稱假性腹瀉。根據引起腹瀉的原因,腹瀉大致分成三類: (一)生理性腹瀉。有的嬰兒出生不久就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