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甘肅15歲以下矮小患兒高達12萬人 治療率不足1%

甘肅15歲以下矮小患兒高達12萬人 治療率不足1%

甘肅15歲以下矮小患兒高達12萬人 治療率不足1%

  6歲女孩比同齡娃矮14.6厘米

  昨日上午10時許,在蘭大一院外科樓3樓會議室,許多家屬帶著身患矮小症的孩子參加了這次“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甘肅站的巡講會。張掖山丹縣清泉鎮的劉玉芝帶著6歲的女兒寧寧(化名)認真聽專家們的講解,聽到關鍵處,劉玉芝還拿出紙筆記下來。按照兒童身高標准,6歲女孩的正常身高應當是116.6厘米,但是,寧寧的身高只有102厘米,比正常值少了14.6厘米。劉玉芝告訴記者,女兒比同齡孩子矮十多厘米,之前,家人還以為孩子營養不良,補了很多營養也沒一點收效。去年,到大醫院檢查確診孩子患的是生長激素缺乏症,如今已花費1萬多元了。

  如何判斷孩子得了矮小症?

  蘭大一院兒保科陳虹主任介紹,目前臨床上一般用標准差法來判斷身材矮小,即兒童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標准的兩個標准差,就可診斷為矮小症。生活中,如果孩子長期低於同齡人半個頭、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每年長高不到5厘米,則可懷疑為生長發育遲緩。一般3歲以前每年生長小於7厘米,3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小於5厘米,青春期以後每年生長小於6厘米時,就認為生長速度減慢,應及時就診,及早治療。

  小兒生長不良和成人矮身材有很多的原因,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早熟,還有小於胎齡兒、特發性矮小、全身性疾病、體質性生長和青春期延遲等均可導致矮小,應找兒科內分泌專業醫生診治,不可盲目治療。

甘肅15歲以下矮小患兒高達12萬人 治療率不足1%

  0~3歲需要對孩子定期監測

  蘭大一院兒保科陳虹主任強調,兒童矮小症發病率雖然高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長並不了解相關知識、不重視孩子身材矮小的問題。超過半數家長不知道0~3歲就需要觀察兒童身高;1/3以上的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3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趕上;70%以上的家長對矮小症缺乏足夠的了解,不認為矮小可能是一種疾病。陳虹教授建議家長每3個月給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孩子比同齡孩子個頭矮5~10厘米,家長應該引起注意。家長在發現孩子矮小的第一時間,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內分泌門診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干預。一個體重15kg的患兒治療一年花費1萬~2萬元,一個40kg的矮小症患者一年則要花費3萬~6萬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一般來說,女孩的骨齡超過14歲,男孩的骨齡超過16歲,這時其骨骺線已接近閉合,基本沒有長高的機會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線閉合情況,越早干預,患者長高的可能性越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心使用創可貼,用錯更受傷

1.創可貼只適用於小傷口  在創可貼的說明書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字樣“用於小創傷,擦傷等患處,有助於防止細菌和異物侵入,保持傷口衛生,預防傷口感染;特有防水阻菌功能,能有效防止水中細菌侵入傷口引起

發展中國家兒童正變得更加肥胖

日本教育支出壓力大  兒童節前夕,記者走訪了一些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幾位日本家長說,高昂的教育費用使他們身邊不少新婚夫婦打消了生兒育女的計劃。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2012年做的學費調查,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部上公立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