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自己呆會兒?”

當時的場景讓我很受打擊,我突然覺得媽媽其實很煩我。從那以後,我再沒和媽媽有那種親密無間的感覺。——李芳菲(女兒蔣曉蓓16個月)
“傻大個兒!”
我小時候比同齡的孩子個頭高,每當別人說起的時候,媽媽就會說:“傻大個”。這句話總讓我覺得長得高是個很自卑的事情。——王珂(女兒王心怡5歲)
“你太不懂事了。”
小時候最受不了父母說的就是:“你太不懂事了!”可是當時的我已經可以為家裡做家事,每天放學做菜做飯,他們為什麼還這樣說我?僅僅是因為我為了分擔父母的家務,而沒有去看書?——潘勤(兒子潘汪閱8個月)
“你可以嗎?我看xx比較合適吧。”
記得小時候想報名參加一個比賽,我自己很當回事,跟媽媽說了以後她卻說:“你可以嗎,我看某某(我的小朋友)比較合適吧。”當時那種受傷的感覺我卻至今記憶猶新。我想我不會對兒子說類似的話,我會告訴他“媽媽為你驕傲!”——邴曉琳(兒子王曉桐17個月)
“再哭,狼外婆要叼走你了!”
小時候爸爸媽媽都上夜班。有一天夜裡我醒來發現床上只有我一個人了,以為他們都不要我了,不禁哇哇大哭起來。結果住在隔壁的爺爺奶奶和伯伯被窩吵醒以後就嚇唬我說:“再哭,狼外婆要叼走你了!”他們這樣一說,我反而哭得更厲害了。直到最後哭累了,才抱著被子睡著了。雖然這是小事,但我記得很深。——沈潔華
“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記得有一次在動物園,爸爸媽媽說該走了,但是我真的捨不得,媽媽突然對我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當時天已經快黑了,動物園裡灰蒙蒙的,媽媽的話一下把我嚇哭了,那個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錢丹(女兒李佳茗13個月)
“你跟其他孩子不一樣!”
這是我在孩提時代聽過的最受傷的一句話。我身在一個單親家庭,爺爺奶奶把我養大。在我學習不努力或是不聽話的時候,他們常跟我說這樣的一句話。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確實心理挺不是滋味的。獨處的時候也曾偷偷地為這句話掉過眼淚。人生而平等,即使是單親,也應該跟其他孩子一樣擁有開心與快樂,我能承載外部帶來的壓力,但是確實不能負擔來自家裡的善意的希冀。——謝英訪
“你肯定不行!”
這是小時候我媽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每當我想參加一次重要的比賽或者表演,我媽都會這樣說,雖然她的目的是讓我不要太驕傲,但這樣經常使我對自己沒有了自信。——劉勤峰(女兒陳孜怡11個月)
“這丫頭怎麼這麼能吃啊?”
小時侯我寄住在奶奶家。奶奶有時會說:“這丫頭怎麼這麼能吃啊?”由於怕被奶奶這樣“批評”,我不敢多吃,可又餓得難受,就常常佯裝上廁所--因為上廁所就能經過廚房,我就可以偷一點吃的。。。。。。在我童年的記憶裡,那段日子伴隨著寄人籬下的自卑感與饑餓的抓心之痛,沒有幸福可言。——梓歆
“你看她,小腿又粗又短……”
五六歲的一個夏天,我穿著一件媽媽新買的小裙子,美滋滋地在院子裡和小伙伴玩。不遠處有兩個阿姨在瞎聊,突然有一個阿姨說:“你看她,小腿又粗又短……”當時我心裡很難過,很長一段時間不敢也不願意再穿裙子。所以我想對所有的成年人說,面對孩子,一定不要吝惜你的贊美和鼓勵,人因為自信才美麗。——歐陽琴(兒子陽陽)
“你不如你姐姐……”
我父母有我和我姐姐兩個孩子,他們經常拿姐妹倆做比較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我最不喜歡的一句話恰恰就是“你不如你姐姐……”我委屈得暗自流淚的時,我經常問自己要怎樣才能趕上比我大4歲的姐姐。——戴妍(兒子李俊哲9個月)
“這孩子光長心眼兒不長個兒!”
我小時候個子一直很矮,每到學期初排座位的時候,班主任就會當眾點著我的鼻子尖笑著說:“這孩子光長心眼兒不長個兒!”她的話讓我特別自卑,不是因為個矮,而是因為“心眼兒”這個詞。那幾年我始終抬不起頭來,甚至害怕別的老師表揚我,怕班主任又說我“有心眼兒”。——陳躍(兒子陳想2歲)
“別這樣,讓人看見了要笑話的。”
小時歐我家就住在爸爸單位宿捨,所以我經常跟著爸爸去上班。有一天我和以前一樣挽著他的手臂跟他去上班,可爸爸松開我的手,對我說:“不要為樣,讓人看見要笑話了。”從那以後我就很少和爸爸親近了。——廖柳莉(兒子譚宇哲10個月)
“我真多余生你!”

小時候家境不太好,爸爸媽媽的關系也不好,所以只要我做了什麼讓媽媽不滿意的事情,媽媽就會說:“我真多余生你!”媽媽的話讓我覺得自己真的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我幾乎從沒感受到過別人口中的“幸福的童年時光”。——蘭花花(兒子申申18個月)
“你父母的缺點都集中在你身上了!”
小時侯,隔壁的王伯伯來我家串門,他跟我說:“你妹把你父母的優點都繼承了,你父母的缺點都集中在你身上了!”那時我覺得大人的話是不可質疑的,所以對自己特別失望。誰知到去年他又來我家做客,竟然說:“你集中了父母的優點。”我當時欲哭無淚,如果不是二十年前他當著我們全家的面全盤否定了我,我不至於到現在還是那麼缺乏自信心!作為長輩,他們的話可能只是隨口一說,可是它所帶來的陰影可能會影響這個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