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缺乏導致身材矮小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那個年代缺乏矮小症的治療知識,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導致身高再也不能增長了,現在可不能讓孩子再留下遺憾。”在該院兒童保健門診診室外,身材嬌小的劉女士帶著女兒排隊等待就診。據劉女士介紹,兩歲時,她的身高與同齡孩子差距很大,但一直被認為是營養不良,四處求醫幾年後才被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但那時,她的骨骺線已完全閉合,身高只停留在154厘米。最近,劉女士發現女兒個子長得有點兒慢,擔心孩子也會因生長激素缺乏導致身材矮小,就帶孩子來測骨齡。
6歲以上兒童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27%
據吉大二院兒童保健門診邢傑教授介紹,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目前我國約有800萬矮小人,並且仍以每年16.1萬人的速度遞增。近年來,矮小症發病率有所增長,根據該院門診近期對矮小患者數量的統計,我省6歲以上兒童中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27%。“生長速度減慢往往是兒童疾病的早期信號之一。”邢傑教授說,正常兒童不同時期生長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時身長50厘米,小於47厘米則提示宮內生長遲緩;生後第1年增長25厘米,第2年增長10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開始生長速度為每年平均5厘米至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長8厘米至12厘米,持續2年至3年。
0歲~3歲起孩子需定期監測身高
“日常就診中,超過半數家長不知道何時起需要觀察孩子身高;1/3以上的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3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趕上;70%以上的家長對矮小症缺乏足夠的了解。”邢傑教授說,作為家長,0歲~3歲起家長就應帶孩子定期監測身高。當孩子出現一些症狀時,就可以被視為生長速度減慢。如3歲以前每年生長小於7厘米,3歲到青春期每年生長小於5厘米,青春期以後每年生長小於6厘米。此外,孩子4歲身高不足1米時,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內分泌科就診。
![]() |
養育出色寶寶的十二大禁忌
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能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 第一、忌嬌慣溺愛 開口不離“好”,出門不離抬,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母“愛子—溺子 |
![]()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絕對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它對人的成長意義重大,是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催化劑,所以從小培養寶寶的心理素質,讓寶寶擁有一個好心態也是爸爸媽媽需要逐步學習的。 究竟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心理素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