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特征為好勝、好奇、好動、好模仿和富於想像,以好動更為突出。
有些家長把孩子好動視為不老實,調皮,不遵守紀律,對好動的孩子加以種種限制。這種做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動,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現。只有患有營養不良、重症貧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動。好動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會的一種表現。他們看什麼都要摸一摸、動一動、看一看,還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來,對周圍的事物都新鮮、好奇和不理解。可是有些家長卻把正常孩子的好動誤認為是"多動症"。
正常的好動與多動症之間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四點。
(1)正常好動的孩子,雖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現,但對有興趣的事情,卻能專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動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兒童雖然表現散漫,如上課做小動作,甚至吵鬧打架,但當他意識到必須控制自己時,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動症的孩子卻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復和輪換動作時,表現得靈活自如;而多動症的患兒卻表現得很笨拙。
(4)中樞神經興奮劑能使正常兒童引起興奮;而患多動症的兒童服用後,卻很快地表現得安靜,少動,注意力呈相對集中。當他們服用鎮靜劑時,反而出現興奮、多動。因此對被懷疑的孩子,不妨給他們喝些咖啡或濃茶,如果孩子沒有突出表現時,希望家長不要隨便帶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診,否則會給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隨便對孩子說"你是多動症",這樣做,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增加精神負擔。
![]() |
認識小兒肺炎的誤區
說起小兒肺炎這種病,做媽媽的肯定不陌生,每年因為此病都會對寶寶的生命造成威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變為重症的小兒肺炎,但是很多家長對小兒肺炎的誤區都不了解,今天小編我來教大家認識小兒肺炎的誤區。 病例: 小婷 |
![]() |
走出“贊賞”孩子的誤區
9歲的小明放學回家,手裡拿著滿分的考卷,高興地喊:“爸爸媽媽,我考了滿分啦!”面對此種情景,小明的父母會有怎樣的回應呢? 四種贊賞誤區 誤區一:忽略型贊賞 父母回應方式 &ld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