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當兒童身高小於等於168cm時,依據我國現行使用的身高標准體重表,高於110%標准體重為超重,高於120%標准體重為肥胖。兒童單純性肥胖症是由於長期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導致體內脂肪積蓄過高造成的疾病。它可以作為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誘發因素之一,嚴重危害成年時期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通過對與飲食和行為習慣有關的18個問題進行調查,在與飲食有關的12個問題中,兒童平時最喜歡的菜肴、兒童最喜歡的飲料、兒童平時每餐的吃飯時間、兒童每次進餐一般速度四個問題,肥胖兒童與非肥胖兒童之間有顯著性差異:肥胖兒童平時蔬菜類食品吃得較少,而蛋類、魚類吃得較多;肥胖兒童比非肥胖兒童更喜歡喝碳酸性飲料;部分肥胖兒童吃飯速度過快。
與行為有關的6個問題中,兒童平均每天看電視(含上網)的累計時間、兒童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兩個問題,肥胖兒童與非肥胖兒童有顯著性差異:肥胖兒童看電視及上網的時間較非肥胖兒童長且睡眠時間更多。
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指出,要使肥胖兒童的體重減輕,必須控制飲食,增加運動,使機體攝入的能量低於消耗,要制定合理的飲食、運動計劃並保證實施。特別提醒老師和家長,由於兒童和成人不同,自制力較差,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飲食和完成計劃的運動量,老師和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兒童養成健康的飲食、行為習慣。
五大肥胖成因
(1)遺傳: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機率為40%至50%;父母皆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機率為70%至80%。
(2)飲食習慣:若家長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熱量食物,而且經常要他們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獎勵方式來鼓勵孩子吃東西,容易令孩子變得肥胖。
(3)心理代償作用:當兒童心理不安、緊張或受挫折時,會找來甜食、高熱量食物,以不斷進食來填補心理不安,養成進食過量的習慣。
(4)服用藥物:如抗過敏藥物、性激素、類固醇、抗抑郁藥、抗癫痫藥等。
(5)生理因素:可能源自於患者本身的新陳代謝較亢進,內分泌失調、染色體異常、大腦控制飽食饑餓中樞失控或疾病等因素。
小兒兩個易發胖期
根據小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小兒有兩個容易發生肥胖的時期:一是嬰兒期,另一個時期是5~10歲這一階段。在這兩個時期中,都同時存在脂肪細胞數量增加和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兩個過程。只是在嬰兒期以脂肪細胞數量增加為主,而在兒童期則以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占優勢。脂肪細胞在這兩個時期所增加的數量,以後在人的一生中都不會減少。因此,在這兩個時期都迅速肥胖的兒童,日後若營養過剩,使脂肪細胞體積增大,都有可能呈現肥胖。
![]() |
小兒長期咳嗽不愈警惕巨細胞病毒性肺炎
遠在湛江的昊昊8個多月了,在一次感冒發燒後,咳得很厲害,有時還可以聽到他呼吸急促和喉嚨裡發出的喘音,媽媽帶他去多家醫院就診,許多醫生診斷的是“上感、支氣管炎”,可給予抗感 |
![]() |
夏季讓孩子改善食欲的六種方法
夏季天氣炎熱,孩子們通常會食欲減退,不愛吃飯,如何讓孩子在夏天也愛吃呢?其實,要讓孩子改善食欲,切不可心急,需要時間和父母的耐心參與。建議從以下幾點著手: 1、少吃多餐,以清熱解毒、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