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的影響是全身性的,單純的敗血症只要是治療得當,應該是沒有任何後遺症的,日後寶寶會像健康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
新生兒敗血症有哪些症狀?
新生兒敗血症指新生兒期細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繁殖和產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時還在體內產生遷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兒期很重要的疾病,其發生率約占活產嬰兒的1‰~10‰,早產嬰兒中發病率更高。
復雜的敗血症,例如合並腦膜炎、壞死性腸炎等,其後果,則視此器官被破壞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例如腦萎縮、水腦症、聽力障礙、消化吸收不良、營養不足或是長期腹瀉等。新生兒敗血症有哪些症狀?
1、體溫改變
多數足月兒表現為發熱;而早產兒與未成熟兒則主要表現為體溫不升,少數新生兒可出現體溫不穩定。
2、黃疸
表現黃疸過重、消退延遲或在消退後再出現。正常生理性黃疸應該逐步消退,新生兒敗血症時生理性黃疸持續不消退,反而加劇,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黃疸。
3、全身軟弱四肢少動
新生兒屈肌張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動,小手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而敗血症的寶寶四肢及全身軟弱,你拉他的上肢,也無明顯的屈曲反應,你松手,他的上肢會自然墜落下來,手也不會抓緊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動。
以上內容介紹的就是小兒敗血症的症狀,希望家長朋友可以正確認識小兒敗血症的症狀,當孩子有這些類似的症狀時要注意及時的預防和治療,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讓孩子恢復健康的生活。
![]() |
家長必學的四個嬰幼兒急救措施
家有幼兒,必要的急救措施必須要了然於胸,哪些常用的急救常識是家長必須要掌握的呢?下面親親寶貝小編為您講解家長必學的4個嬰幼兒急救措施。 嬰幼兒急救措施一:觀察有無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可輕輕敲打其腳掌,1歲 |
![]() |
孩子嘴長水泡竟是疱疹性咽峽炎!
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副主任甘忠介紹,疱疹性咽峽炎是1至5歲幼兒群體中較為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經過抗病毒、退燒等治療,很快就能恢復。一般情況下,患病初期會表現為咽部充血,扁桃體、軟腭等處能看見灰白色疱疹,2至3天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