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近日因為游泳方式不當,耳朵進了水,引發或誘發中耳炎的兒童病例明顯增加。醫生提醒,如果是化膿性的中耳炎,久拖不治很可能影響兒童的聽力。
“每年到了游泳季節,耳鼻喉中心每月總能接診20多個中耳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10歲左右的孩子。”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副主任王承華介紹稱,兒童的耳部結構尚未發育完善,是較容易發炎的一個部位。尤其是咽鼓管,尚處於發育階段,特別短,又寬而扁平,管口常呈開放狀,而且與中耳相連通。鼻咽部要是發生細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過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應。因此,中耳炎又是小兒耳鼻喉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頻率僅次於感冒。
此外,大多數的兒童都是游泳初學者,鼻子嗆水的情況並不少見。一旦嗆水,水中的細菌容易經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並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腫感染,導致中耳積液、阻塞,分泌物(俗稱“膿”)流不出來,從而造成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病情可大可小,初時會感覺聽力下降,過幾天才發生耳痛、流涕、打噴嚏等症狀。若未經及時治療,中耳炎有可能演變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發展成腦炎,特別是兒童。
一般的中耳炎患者應連續使用外用消炎藥水和口服藥。而一些患者往往不遵醫囑按時治療,僅僅是感覺耳朵不流膿了,就停止用藥,這樣則會導致急性中耳炎轉變成慢性中耳炎。嚴重者造成耳鼓膜破損、穿孔,長期不愈影響聽力等永久性傷害。而反復誘發中耳發炎流膿,更可能引起聽力喪失或嚴重感染。
如何識別中耳炎症狀?
孩子游泳後,如出現以下症狀,應盡快就醫。
1.小兒反映聽力下降,聽不清、耳鳴,耳膜有“咕噜咕噜”的聲音。
2.若是幼兒,可能會表現為愛抓耳朵、哭鬧,尤其在晚上。
3.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兒,出現以上情況更須留意。
4.感到聽力下降、耳內疼痛。
如何預防游泳性中耳炎?
1.近期做過鼓膜置管、鼓膜切開等耳部手術的患者不宜游泳。
2.患有感冒、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暫時不宜游泳。
3.盡量不做跳水等動作,避免嗆水;游泳時使用游泳專用耳塞,使用鼻夾防止嗆水。
4.上岸後側向彎頭單腳跳躍排出耳內積水,保持耳內干燥。
精彩推薦 育兒新知| 寶寶睡覺時翻白眼正常嗎? 兒童心理| 孩子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兒童用藥| 寶寶經常吃藥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疾病治療| 孩子出現眼睛浮腫三大原因要重視 媽媽關注| 吃安撫奶嘴要比吃手指好 點擊查看更多兒科資訊精彩內容
![]() |
孩子有沉重鼻音是感冒嗎?
醫學觀察,一個孩子在一年內往往反復發生感冒數次之多,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容易感冒。有些父母在對待小兒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時候存在很多誤區,專家特別提醒父母注意。 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嗎?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 |
![]() |
小學生為什麼厭學
當今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學習條件改善了。但厭學的學生也增多了。有些小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因此有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我班學生張三(化名)就具有這些特點,他在課堂上沉默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