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種卡介苗較常見的合並症是化膿性淋巴結炎。2歲以下兒童的發生率是0.54%,反應發生率與接種用的卡介苗菌種、劑量、兒童的年齡、接種的途徑及接種人員的技術有關。罕見的最嚴重的合並症是卡介苗播散性感染,發生於免疫缺陷的小兒。另外,尚有卡介苗骨髓炎。對這些嚴重反應可使用異煙肼治療。
(二)百白破三聯針免疫後最常見的是發熱和局部反應。大約有2—6%的小兒接種後發熱。5—10%注射後局部明顯紅腫和硬結或疼痛,持續48小時以上,最嚴重的反應可有驚厥或神經系統疾病。
(三)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最嚴重反應是發生在免疫缺陷兒童。據WHO研究,每100萬服苗者發生l例。與服苗者密切接觸而發生麻痺性脊髓灰質炎的危險性大約為1/50萬。
(四)接種麻疹疫苗後很少有嚴重反應。
發熱通常被認為是預防接種的禁忌症。
一般接種反應無需特殊處理,經適當休息後常於l一2天內消失。反應較重者可對症治療如解熱止痛劑的應用,局部熱敷等。
預防接種的異常反應常與接觸者體質有關,有時與制品性質有關。異常反應也稱為預防接種的合並症,常在個別人發生,但較嚴重,需及時處理,如暈厥、休克等。
1.暈厥 注射後突然發生暈厥,輕者只感心慌、惡心或手足發麻等,短日子間即可恢復正常。重者臉色蒼白、心跳加快、冷汗,甚至突然失去知覺。暈厥多見於兒童和體弱婦女,常與空腹、疲勞、室內空氣不好,神經緊張和恐懼有關。其發生機理是由於機體受刺激後所發少的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而造成的一性腦缺血所致,常干注射後即刻或幾分鐘內出現。
如有暈厥發生,可使患者平臥,頭放低,保待安靜和空氣新鮮,可給溫熱開水或溫熱糖水,一般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否則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0歲內小兒可注0.3—0.5m1。
2.過敏性休克 各類疫苗注射均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多在注射數分鐘至二十分鐘內發生,表現為不安、呼吸困難、蒼白、發绀、四肢冰冷、神智不清、血壓下降、抽風等,如不及時搶救,可有生命危險。應立即皮下或靜注腎上腺素0.5—
![]() |
菌痢有助確診 請別混淆
細菌性痢疾以膿血便為其特征。但是僅憑膿血便診斷菌痢,誤診率可達30%左右。最容易與以下腸炎相混淆: 1.侵襲性大腸埃希桿菌(EIEC)腸炎本病發病季節與病症極似菌痢,也表現為發熱、腹瀉、膿血便,也發現有類似中 |
![]() |
寶寶感冒不用藥的秘方
別被感冒症狀嚇倒 專家解釋:其實很多感冒症狀本身就是在抵抗感冒病毒和細菌:如發燒,沒人喜歡發燒,但體溫計上升高的數字卻表明,你的身體正在試圖用高於正常時的溫度殺死入侵的病毒和細菌。此外,較高的體溫也讓免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