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接種後要忌口嗎
有些家長,特別是年歲較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總喜歡在孩子打完防疫針後,給孩子吃些小魚小蝦等發物,意思是讓防疫針發出來,效果好。還有的家長做法則相反,他們認為必須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給打完防疫針的孩子吃這吃那。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沒有科學根據。
防疫針的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體產生能殺滅細菌或病毒的免疫力完成的。死疫苗通過直接注射足夠數量的抗原,使人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活疫苗是通過細菌、病毒在體內生長、繁殖達到一定的數量完成抗原作用的。
不管是哪一種疫苗都必須達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吃了“發物”也不可能使死疫苗中的菌量增多,更不會使疫苗中已死亡的細菌、病毒復生,因此抗原量就不會達到要求的標准,故吃“發物”也不會使體內產生更多的免疫力。
忌口是不能吃某種食物。有些父母認為,打完防疫針不能給孩子吃雞蛋、魚、水果等食物,認為這些食物可影響免疫力的生成,這是毫無道理的。打防疫針後,身體內產生免疫力是人體的正常功能,就好像出汗多了會口渴,吃飽了食物就會消化、吸收營養一樣。這不同於疾病,自然也就不需要忌口。相反,免疫力都是由物質組成的,這些物質本身就是蛋白質。如果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增多,會促進免疫力的產生。
同時,蛋白質等物質的增多,也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相反,打完防疫針就不吃這,不吃那,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供不應求,就會使免疫力產生得少。特別在兒童期,接種那麼多的疫苗,若要忌口很多次和持續一段時間,務必影響兒童的健康發育。疫力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接種次數和注射數量。這樣既可達到防病目的,又可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不過,在兒童接種疫苗的一周內,一些刺激性強的飲食,如濃咖啡、濃茶,帶有酒精的飲料、酒心糖等確實不宜食用。因這些食物會增加預防接種的反應,使症狀加重。
寶寶接種疫苗後注意事項
1、接種注射疫苗後應當用棉簽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方可拿開棉簽,不可揉搓接種部位。
2、寶寶接種完疫苗以後不要馬上回家,要在接種場所休息三十分鐘左右,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 可以及時請醫生診治。
3、接種後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觸發其它疾病。
4、接種疫苗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但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5、口服脊灰疫苗後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品。接種百白破疫苗後若接種部位出現硬結,可在接種後第二天開始進行熱敷以幫助硬結消退。
6、接種疫苗後如果寶寶出現輕微發熱、食欲不振、煩躁、哭鬧的現象,不必擔心,這些反應一般幾天內會自動消失。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就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 |
冬季要謹防幼兒三大疾病感染
氣溫驟降,寶寶的機體適應能力不是很強,所以在這個寒冷季節媽媽們要注意謹防寶寶以下三大疾病感染,讓寶寶少受病痛折騰健康過冬。 鏈球菌咽炎。如果孩子覺得嗓子刺癢、吞咽困難、扁桃體腫脹,或出現呼吸困難等一個或多個症 |
![]() |
給寶寶補鋅的方法 你真的用對了嗎?
專家簡介:張思萊,北京中醫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新浪育兒母嬰研究院金牌專家 我在平時和一些媽媽接觸中,包括在網上與媽媽們進行交流互動過程中,發現有些媽媽很喜歡給孩子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