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預防接種 >> 關於預防接種 >> 疫苗有風險,為何還要接種?

疫苗有風險,為何還要接種?

  疫苗既然有風險,為何還要接種?

  4月25日是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近日,衛生部發布通知:在4月19日~25日期間開展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參與”為主題的預防接種宣傳周活動。

  近年來發生了多起由於接種疫苗引發事件,普通百姓產生了許多疑問,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收集了有關問題,並組織專家解答了這些問題。

疫苗有風險,為何還要接種?

  為何接種疫苗事件頻發?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種數量和接種劑次的增加。接種疫苗出事的概率盡管非常低,但因為目前我國疫苗接種數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導致的絕對數肯定會隨之增加,大家對此應有正確的認識。

  以偶合症為例,偶合症不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但是最容易出現,也最容易造成民眾誤解。偶合症是指受種者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存在尚未發現的基礎疾病,接種後巧合發病(復發或加重)。偶合症的發生與疫苗本身無關,疫苗接種率越高、品種越多,發生的偶合率越大。

  如何減少偶合症的發生?

  為了減少兒童接種疫苗時偶合症的發生,家長的作用不容忽視。家長應帶孩子到政府部門認定的合格預防接種門診進行預防接種,在接種前應向接種人員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便工作人員判斷是否可以接種。如發現接種後出現可疑情況,應立即咨詢接種工作人員,必要時就醫,以便得到及時正確處理。

  在接種疫苗之前,家長應特別注意孩子有無急性疾病、過敏體質、免疫功能不全、神經系統疾患等情形。

  疫苗有風險為何還要接種?

  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遠遠小於不開展預防接種而造成的傳染病傳播的風險。實施免疫前,我國傳染病發病率非常高。自實施免疫規劃以來,通過接種疫苗,減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結核、破傷風等疾病發病3億多人,減少死亡400萬人。舉個例子來說:1992年乙肝血清學調查顯示我國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9.75%,同年,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2006年乙肝血清學調查我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據推算1992年以來兒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數減少了近8000萬人,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了1900萬人。

  從表面上看,預防接種主要是對易感者進行預防接種,在提高個體免疫水平的同時,必然會提高整個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於群體免疫屏障的形成。當疫苗接種率達到一定水平時,即使有傳染源侵入,由於大部分易感者接種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護,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機會大大減少,傳染病的傳播鏈已被阻斷,傳播的范圍受到限制,減少了傳染病擴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常用疫苗有哪幾種?

  目前主要使用有10種疫苗,可預防12種傳染病:包括麻疹疫苗(可預防麻疹),脊髓灰質炎疫苗(可預防小兒麻痺症),百白破制劑(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乙腦疫苗(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腦菌苗(專供預防A群腦膜炎球菌所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之用),乙肝疫苗(可預防乙型肝炎),甲肝疫苗(用於預防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用於預防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疫苗(用於預防風疹)。

疫苗有風險,為何還要接種?

  嬰幼兒應接種哪些疫苗?

  我國目前施行的計劃免疫主要是對1周歲兒童進行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制劑、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礎免疫及以後的加強免疫,按照規定的兒童免疫程序,孩子在1周歲以內必須依次打8次防疫針,口服3次糖丸疫苗,在1歲半至2周歲、4歲、7歲時仍需加強免疫,打5次防疫針,服2次糖丸疫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要多喝開胃潤肺“紫米粥”

孩子的胃腸道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日常飲食適宜多喝粥。除了普通大米外,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做一些紫米、黑米及各種豆粥。在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推薦,媽媽們可以多給孩子做點紫米粥,開胃又潤肺。 

脾胃虛弱兒童

中醫臨床發現,兒童尤其是幼兒,很多都有脾胃虛弱的表現。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胃虛的小兒則特別容易患感冒,表現面色萎黃,眼帶青暗,鼻梁有&ldq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