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免疫制劑在注射之後,需要經過一定的期限才能在體內產生抗體。抗體產生以後延續的時間較久,之後隨著免疫期限的過去,免疫力會逐漸緩慢地下降。如果在緩慢下降的期間內再次進行免疫,可使抗體再度提高。因此,在完成各種菌苗、疫苗的基礎免疫之後,要根據該菌苗、疫苗的免疫持久性,適時地安排加強免疫,以鞏固免疫療效。
人工自動免疫具有多個優點,能及早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不宜進行人工自動免疫。
第一,預防接種的部位有嚴重皮炎、牛皮癬、濕疹及化膿性皮膚病的兒童,應在治愈後再注射防疫針。
第二,發熱體溫超過37.5℃的兒童。因為發熱可能是流感、麻疹、腦膜炎、肝炎等急性傳染病的早期症狀,此時接種會加重病情。所以,應病愈後再注射。
第三,患有嚴重心髒病、肝髒病、腎髒病、結核病的兒童,不宜接種。他們體質較差,有病的器官不能再增加額外的負擔。
第四,患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如癫痫、大腦發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種。
第五,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不宜接種。他們制造免疫力的原料缺乏,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好。
第六,有過敏體質及哮喘、荨麻疹的兒童,不宜接種。因為疫苗或菌苗中含有微量過敏原,對體質過敏的兒童,會發生過敏反應。
第七,大便每天超過4次的腹瀉兒童,不宜服用小兒麻痺糖丸疫苗。腹瀉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洩掉,失去作用。另外,腹瀉如為病毒感染所致,會干擾疫苗產生免疫力。
綜上所述,以上是不宜接種人工疫苗的幾種常見情況,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在給寶寶接種疫苗時要避開這些情況。
接種疫苗注意禁忌症
有以下情況的兒童一般應禁忌或暫緩接種疫苗:
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接種,等待病愈後方可進行接種;
體溫超過37.5℃,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後再接種;
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癫痫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有哮喘、荨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接種;
如果小兒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須待恢復兩周後,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小兒,6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另外,家長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生,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其中有些家長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一定要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
接種後注意不適反應
任何疫苗針對不同的人,在接種後都有可能產生不適反應。如果在接種後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症狀,但很快就消退,這屬於正常的不適反應。而這些症狀如果加重,且不見好轉,最好盡快到醫院治療。另外還有些人會對一些疫苗產生過敏反應,出現長疹子、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甚至休克等症狀,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成分的疫苗時,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種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須把自己的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由醫生准備好搶救措施後再接種。孟醫生同時提醒,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接種疫苗,不要自己購買後自行接種,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 |
初冬適合孩子的營養餐
初冬適合孩子的營養餐有哪些呢?對於營養的攝取也是有著很大的講究的。 秋末冬初營養餐 秋末冬初的季節,正是孩子體重見長的時候,一日三餐需要補充一些礦物質、維生素,並適當補充含熱量較高的食物,為抵御冬寒做准備。 |
![]() |
應該如何對待寶寶的自私行為
有的寶貝到了一定年齡段就表現得有些“自私”了,以前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他都會主動把玩具讓給他們玩,現在不僅不借給小朋友玩,就連別人看看他的玩具,他都不讓。寶貝變“自私&rd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