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加強針有效期多長
乙肝疫苗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水平隨時間逐漸下降。一般接種疫苗,注射3針後1個月97%的人都可測到表面抗體;第2年仍保持在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體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種疫苗,主要是要在測定乙肝表面抗體的滴度後,決定何時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小於或者等於10國際單位/毫升者,應在半年內接種。抗體滴度大於10國際單位/毫升可在6年內復種。我國的多數學者建議免疫後3年內加強1次為好。
(1)對未接種過疫苗的接觸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時內),然後接種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後1周)。
(2)如果接觸者已接種過疫苗,但未經全程免疫,應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後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補上全程免疫。
(3)接種過疫苗,並已產生乙肝表面抗體的接觸者,應根據其抗體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足夠可不必處理;水平不夠應加強注射1針疫苗;如果初次免疫無應答者應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針。
乙肝疫苗副作用
乙肝疫苗自1979年問世以來,經過近20年的大規模應用和觀察,至今尚未見有關於注射後引起嚴重副作用的報道。只有少數人出現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疼痛,手臂酸重或發熱、惡心、嘔吐、乏力、皮疹等與一般疫苗接種大致相仿的輕微反應,多於1—3天內不治自愈。
由於乙肝疫苗屬血源性的,在制備過程中純化與滅活程序十分嚴密,故不會產生像破傷風等動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過敏反應,也不會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亦末出現相互干擾作用;因此,可以說,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預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試。
至於注射時應當注意的事項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凡發熱、嚴重感染及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者,應暫緩接種。
2、新生兒第一針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若超過48小時後注射。則預防效果降低。出生後一個月仍未行注射者,則應先檢測有關乙肝指標,證實未被感染者,可與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與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腦疫苗等同時接種,互相之間無干擾作用;但有人認為若與麻疹疫苗同時接種,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開接種。
4、注射後局部應保持衛生,最好三天內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針疫苗後的1—3個月,應到醫院檢測保護性抗體(抗—HBs)水平,以判斷免疫效果。若無效者,需行加強注射一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檢測乙肝病毒(HBV)指標,已有感染,或感染後已痊愈並產生保護性抗體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對福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藥物過敏者禁用。
![]() |
認識“大嘴巴”,應繞過三大誤區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兒童與青少年常見。由於患者最明顯的症狀是以耳垂為中心,前、向後的腮腺部向下、向位腫脹並疼痛,因而得了個“大嘴巴”的綽號。提及“ |
![]() |
孩子固執跟成熟程度有關
guest:您說小孩子太固執是好事還是壞事?我的女兒21個月,她認准的事說什麼都改變不了,可謂“刀槍不入”,怎麼辦呢?還有,同樣的錯誤,在她犯了一次之後,訓了、打了、耐心解釋了都不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