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低熱、針孔處紅腫和硬結,這些是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的正常現象,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
部分寶寶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以上反應一般在24小時之內消退,很少持續3天以上。
反應較重的,可引起接種部位附近的淋巴結、淋巴管發炎。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范圍又分為輕、中、重。輕的直徑小於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間,超過5厘米為重反應,這種反應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
寶寶出現接種反應,你可以這麼做:
★如果局部紅腫較重,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
★勤換內衣,避免破潰後感染。如果局部感染,可塗龍膽紫藥水。
★要好好休息。
★保護打針部位的清潔,不要用手抓。
★多喝溫開水。
★如果重度發燒,可服用退燒藥。一般體溫恢復正常後,其他症狀也就自行消退。
醫生提醒:
家長要隨時觀察寶寶接種後的反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高熱、驚厥等,需要立即送醫院就診。
![]() |
衡量孩子健康發育的標准
孩子發育得好不好是有標准的。做父母的對寶寶的發育指標應有知曉,要注意經常用這些指標衡量一下孩子的發育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早糾正。 身高:身高的增長規律是年齡越小長得越快。我國足月新生兒出生身長一般為50厘米, |
![]() |
孩子把哭當武器 您心軟了嗎?
大多數時候,孩子哭並不是因為他們真正受到了傷害,而是想通過“掉眼淚”得到父母的關注。因此,家長要善於識破孩子的小聰明,不被孩子的眼淚所蒙蔽,更不要由於孩子的眼淚而改變自己原來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