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兒童感冒,要如何選對藥?

兒童感冒,要如何選對藥?

  專家認為,小兒感冒是常見病,對於感冒,雖然我們不能消除它,但還是有相對應的緩解症狀的好辦法。

  孩子感冒別急著用藥

  家長看見孩子感冒了,多半不太在意,隨便買幾種“消炎藥”就給孩子吃了。醫學專家提醒,其實這種做法不可取。

  對於感冒,沒什麼特效藥,要想治好感冒,靜養是最重要的,藥是在緩和症狀和防止體力消耗過大時才可使用。孩子感冒尤其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濫用抗生素不但對病毒無效,對兒童身體的毒害性卻很大。

  家長還要注意,無論用哪種抗感冒藥,對孩子來說劑量都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一般以5~7天內為宜;在服藥期間多喝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減輕藥物對兒童肝腎功能的損害。

兒童感冒,要如何選對藥?

 

  注意保護孩子的頸部

  感冒在不少人眼裡只是小毛病,可若隨其發展,小毛病也可能出現大問題,尤其對還處於發育期的孩子,感冒可能引發一種名為寰樞炎的並發症,使孩子的脖子失去靈活性。

  人體與顱骨相連的第一頸椎叫寰椎,第二頸椎叫樞椎,這兩部分同周圍韌帶一起構成寰樞關節,主要掌控著頭部轉動的功能。這個關節緊靠咽部,人們得了感冒後,咽部特別是咽後壁的炎症就可能危及寰樞關節,使脖子不太穩定。如果此時孩子頭頸部用力運動,如忽然伸屈或扭轉,則可能導致頸椎脫位。

  醫生提醒,由於該病“青睐”兒童,所以當孩子感冒後,家長不要忘記保護孩子的頸部,如睡覺勿用過高的枕頭等,一旦發現孩子頸部活動受到限制,出現頭無力或訴說頸痛等情況則應立即就醫。

兒童感冒,要如何選對藥?

  給孩子退燒的注意事項

  孩子感冒常常會引起發燒,這也是特別讓家長擔心的,於是就大量給孩子使用退燒藥。其實,醫學專家不主張孩子一出現發燒,馬上就把體溫降下來。因為發燒也是孩子自身抵抗疾病的一種表現,一發燒就降溫,對孩子免疫功能也沒有什麼好處。38℃以下都屬於低燒,家長不用特別擔心。

  專家建議,如果孩子體溫在38.5℃以上,可以吃點退燒藥,不過,退燒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更可取的是采用物理降溫的辦法,如溫水擦浴、冷敷等。

  選對中藥治兒童感冒

  小兒感冒中成藥很多,要根據症狀來選藥,常用的有4種:

  症狀1:只是一般感冒,沒有發燒和嗓子疼。

  處方:小兒解表顆粒。

  小兒解表顆粒,由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防風、紫蘇葉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熱解毒。用於感冒初期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癢。開水沖服,1∽2歲每次4克,1日2次;3∽5歲每次4克,1日3次;6∽14歲每次8克,1日2∽3次。

  症狀2:感冒同時伴有發燒,但不嚴重,而且沒有咽痛。

  處方:小兒感冒顆粒。

  小兒感冒顆粒,由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組成。主要功能為清熱解表,用於小兒感冒、流感、發燒。1歲以內每次服6克,13歲每次服6∽12克,4∽7歲每次服12∽18克,8∽12歲每次服24克,均為每日2次。

  症狀3:感冒時發燒嚴重。

  處方:小兒清解沖劑。

  小兒清解沖劑,由金銀花、連翹、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黃、廣藿香、石膏組成,可以除瘟解毒、清熱退燒。用於小兒感冒引起的高燒不退、汗出熱不解、煩躁口渴、咽喉腫痛、肢酸體倦。1歲以內每次服5克;2∽4歲每次服10克;5∽7歲每次服15克;7歲以上酌增或遵醫囑,均為每日3次。

  症狀4:感冒同時出現咽痛。

  處方:小兒咽扁沖劑。

  小兒咽扁沖劑,組成為金銀花、射干、金果橄、桔梗、玄參、麥冬、牛黃、冰片。可以清熱利咽、解毒止痛。適用於肺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糜爛、咳嗽痰多、咽炎、喉炎、扁桃體炎。l∽2歲每次4克,一日2次;3∽5歲每次4克,一日2∽3次;6∽14歲每次8克,一日2∽3次。

  專家提醒:小兒髒腑嬌嫩,病情變化快,易並發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及肺炎等病。如果用中成藥治療2—3天症狀不減或反而加重者,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父母不可不知的家庭急救有哪一些

孩子是好奇的。為了快一點融入這個世界,他不停地探索和實踐。孩子會爬會走後,他探索得更主動,范圍也越發廣泛了。與此同時,由於孩子自身發育尚未完善,所以在進行活動時往往會要付出一些代價,輕則幾塊烏青,重則流血,甚至

小兒誤吞食異物 家長必備生活急救方法

1.氣管異物多見於1~2歲的幼兒。  由於發育的不完善,此階段的幼兒雖可自如地咀嚼、吞咽食物,但咽反射弱,也就是一旦異物嗆入,無法通過強的咳嗽反應咳出異物,導致異物吸入氣管。孩子會出現呼吸困難,常伴有異樣咳嗽。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