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點點突然不停地想上廁所噓噓,搞得爸爸媽媽和點點自己都很緊張。點點為此連幼兒園也不願意去了。
點點的媽媽趕緊帶點點到醫院檢查,醫生先排除了“泌尿系統感染”,診斷點點是“神經性尿頻”。
很多父母都有和點點媽媽一樣的經歷,那麼,孩子尿頻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神經性尿頻”和“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尿頻又有什麼不一樣?
神經性尿頻
患病孩子的年齡一般在2-11歲,尤以4-5歲為多見。主要表現為每天排尿次數增加而無尿量增加,尿常規檢查正常,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眠後則無尿頻,常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時、上課時加重。
病因
一方面,小孩子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弱,而這一功能最易受損。另一方面,孩子受驚嚇、精神緊張也容易使神經功能失調而發病。
父母應該做的
發現孩子尿頻時,首先要到醫院檢查,排除身體疾病的影響。當確定為神經性尿頻後,父母不必緊張。和孩子聊天、談心,告訴他這是個小毛病,以前媽媽或爸爸也有,讓孩子說出緊張、煩惱的原因,並試著解開。
千萬不要強行逼迫孩子忍住,要知道神經性尿頻越是有意識地控制,就越不容易控制。但可以鼓勵孩子忍一下,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如有進步就應表揚。
如果孩子上幼兒園了,一定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另外,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服用阿托品等藥物。
泌尿系統感染引發的尿頻
這是幼兒常見病,特別是女寶寶。泌尿系統感染確診後應立即治療。除了尿頻外,還會表現為:排尿時會有灼熱感、排尿次數日漸頻繁、背部下方或腹部疼痛、停止尿床後再度發生尿床。由於出血,尿液顏色可能是紅色、粉紅或暗色。
病因
泌尿系統感染大多由於直腸細菌侵入尿道所致。女孩的尿道較短,所以比男孩更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父母應該做的
平時的預防措施就是保持孩子會陰的清潔。特別是女孩,每天都要清洗小屁屁。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泌尿道感染的症狀,父母應在24小時內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給她飲用大量的水。攝取大量的液體可以稀釋尿液,減輕排尿時的疼痛和不適,並幫助排出細菌。
泌尿系統感染的家庭護理4要點
1、喝水
嬰幼兒要勤喂水,稍大的孩子可鼓勵他多飲水,起到沖洗尿道的作用。
2、飲食清淡
多給孩子吃蔬菜水果。
3、保持外陰部清潔
嬰幼兒要勤換尿布,大便後要清洗臀部,會陰部如有潰瘍可塗四環素可的松軟膏。
4、多觀察
觀察尿色、尿量、尿的次數變化。如果發現孩子有惡心、嘔吐等藥物反應,要向醫生反映。
給寶寶接小便用的痰盂或者尿布的顏色最好是白色。如果是其它顏色或顏色太雜,不利於直接觀察寶寶尿液的顏色,媽媽就不容易發現寶寶尿液異常。
如果寶寶做了尿液檢查,上面標識著“-”時,表明尿液正常;如果上面出現“WBC++—+++”和“上皮細胞”字樣,多提示寶寶的泌尿系統受到感染。
試試玉米須
用玉米須15克,水煎,代茶飲。此方經濟、方便,小孩容易接受。一般3-5天即見效,10天左右可痊愈。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小兒驚厥應該如何預防?
小 |
![]() |
孕婦受感染 寶寶患精神分裂症風險增加
文章中,研究者檢測了777名精神分裂症新生兒母血中的C反應蛋白的存在情況,同時以777名正常新生兒作為對照進行研究;母源性的C反應蛋白的水平可以通過存檔的孕產婦血清標本來進行評估。 研究者發現,母源性的C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