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經常查看孩子剛剛解完的小便有沒有異常?是不是經常留意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的小便次數是否正常?是不是經常詢問幼兒園的老師孩子在園的小便情況……不管以前是否做到,現在開始您需要留意了。
正常“尿尿”范本
排尿量(每天):【3-7歲】約600-700毫升(並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樣多的尿,尿量的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
排尿次數(每天):【3-7歲】約6-7次。
尿色:大多呈無色、透明或淺黃色,存放片刻後底層稍有沉澱,但尿色的深淺與飲水的多少及出汗有關。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則尿量多而色淺;飲水少、出汗多或發燒的孩子則尿量少而色深。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顏色要較白天深;因治療某些疾病而服用了呋喃坦啶、痢特靈、復方VB、VB2、黃連素、大黃、番瀉葉、蘆荟等藥物,也會使尿色變得金黃或橘黃。
異常小便A:尿色
●深黃
剛出生的小寶寶尿色發黃,通常是由於新生兒黃疸疾病所致。然而,如果較大的孩子尿色變得深黃,同時伴有發燒、乏力、食欲明顯減退、惡心、嘔吐等不適,並在腹部肝區部位有觸痛,則可能是患了黃疸性肝炎。
●發白
如果只是發現“尿尿”發白,沒有其它伴隨症狀,一般是一種正常現象(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容易出現)。但是,如果還伴有其它症狀,如腿腫脹,並且,尿液經過加醋或加熱,均不能變得澄清,則有可能是患了絲蟲病或胸導管內有炎症;如果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多是尿道發生了感染;如果伴有發燒、寒戰,並感到劇烈腰痛,則可能是患了腎盂腎炎。
出現以上情況,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化驗和檢查,以便及早明確診斷和針對性的治療。
異常小便B:尿床
健康隱憂:遺傳;腦中“醒覺神經中樞”反射遲鈍。
一般來說,輕微的尿床並不是病,隨著年齡增長通常都會自然消失。然而,頻繁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和隱藏性病理原因有關,必須重視和進行適當治療。
如果父母都有尿床史,孩子就很有可能遺傳到尿床。如果孩子在3歲後,還頻繁尿床,那麼建議您馬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積極應對——
1.排尿訓練:買個尿濕報警器,將濕度感應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內褲上,孩子只要一排尿就會報警喚醒他,能訓練他對膀胱膨脹的敏感性並及時蘇醒。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無副作用,須長期堅持使用,治愈率比較高,復發率低。不過如果濕度較大,報警器常常會失靈,所以環境濕度很大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傳統的鬧鐘來代替報警器。
2.藥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去氨加壓素(DDAVP,商品名:彌凝片)有改善睡眠、促進覺醒的作用。近年研究發現采用小劑量、長療程(6-12個月)的遠期療效較好。
3.中西醫結合治療:DDAVP與中藥(如中藥遺尿合劑等)合用,療效優於單用DDAVP。
生活配合——
◆晚飯後減少喝水,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飲料。
◆為寶寶做個“不尿床日”記錄本,慶祝每個“干爽日”。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廁,並故意讓他多走幾步,醒一醒後再小便。
異常小便C:遺尿症
健康隱憂:(西醫)膀胱神經性病症;尿道先天性狹窄;(中醫)腎氣不足、肺脾氣虛、肝膽濕熱。
如果孩子5歲後,仍不能控制排尿,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濕褲子,就是所謂的“遺尿症”了。此病多見於男孩,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
積極應對——
1.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三環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氯丙咪嗪或阿米替林治療。
2.心理治療: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排尿機能的訓練。
3.飲食療法:
●山藥糕
用料:山藥250克,山萸肉5克。
制法:山藥洗淨後去皮,搗爛如泥狀,加入山萸肉蒸熟,吃時加少許白糖,每天當點心吃,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適用於遺尿症,或平時尿多,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或食欲不佳、大便溏爛的孩子。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寶寶愛吃手或是缺微量元素 愛吃手怎麼辦
嬰兒為什麼愛咬手? 原因一:吃手,寶寶排解“壓力”的方法 別以為小寶寶就沒有壓力,其實他們對周邊環境的敏感性最強烈。細心的家長就會發現,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 |
![]() |
7招讓孩子遠離便秘
近年來,患便秘的兒童日益增多。兒童患便秘的原因,除患有器質性病變(巨結腸、腸息肉等)外,大都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或者平時飲水少,或者沒有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所致。 便秘雖不是大病,但危害卻不小。便秘不僅會使有毒 |